第三五一章 劫粮弟兄的下落一(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从兜里摸出火镰和打火石,挨近对联啪啪打了几下,火镰和火石碰撞冒起的火星隐隐约约照亮了对联,虽然看不清对联上写的黑字儿,但看清了门框上贴的对联是在白纸上写的黑字儿。
这时候“书呆子”
大吃一惊,惊讶道:“是丧联……不好啦!文山大哥家出丧事儿了!”
大伙一下愣在了那里。
古寨这一带的老风俗是过春节或家有嫁娶喜事儿,张贴用红纸写的对联,家中死了大人张贴用白纸写的丧联。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毫无疑问文山大哥家是死了大人了,但不知道是文山大哥没了,还是文山大嫂没了,但奇怪的是无论是大哥没了或大嫂没了,家里总该还有孩子们哇?!文山大哥的几个女儿都到哪里去了?
“大哥家的人可能都饿死啦……”
“闷儿雷”
蹦出的这句丧气话,把大家说得浑身更加冰凉起来。
“俺早就知道他们迟早要被饿死!”
“马后炮”
这一炮把大家轰得眼泪汪汪。
“情况不明先别猜得那么惨!我们一起到黄河滩去。”
“书呆子”
向大伙儿说道,“到黄河滩芦根儿那里问问情况,我们想知道的情况芦根儿一定知道。”
他们怀着一肚子丧气的疑问无奈地离开了文山家的小院儿,像打败仗的伤兵一样垂头丧气在黑暗中向黄河滩摸去。他们想到芦根儿的牛车窝棚看看,了解一下情况。他们一边跌跌撞撞地摸黑儿走着,“书呆子”
一边沮丧地感叹着:“……离开古寨还不到一个月时间,这世事人间就变化得如此伤感陌生,使人惊心害怕……唉……咋会想到竟然生这么多伤心的事情……小扁豆儿也不知被河水冲到了那里,是死活不知呀……”
原来在劫大米那天凌晨,他们六个兄弟赶着马车拉着大米,向西不一会儿就飞奔到杨树林所在的堤段,他们停下马车,把一包包大米掀滚到堤下杨树林里,他们抹下五星帽子脱下罩在身上的灰色军装,把木头手枪都裹在里面塞在废砖窑的烟囱里。“书呆子”
一人挽持着空马车,观察着老堤上的动静。这下还真的用上了放羊小子扁豆儿比狗都跑得快的腿,扁豆儿撒腿跑往古寨葫芦庄黑蛋家院门口那棵老槐树洞去取盘缠,其余弟兄快拼命将一麻袋一麻袋的大米袋背进废砖窑里,伪装严实等着扁豆儿拿盘缠回来。扁豆儿在一顿饭的工夫,就慌里慌张喘着粗气儿拿着盘缠回来了。他们每人装进兜里几个铜板,一起赶起空马车,向武陟县的方向茫无目标地狂奔而去。
“书呆子”
从来没有赶过骡马大车,他驾驭着三头大骡子拉着的空马车,感到老提上的生路坑坑洼洼驾驭不了,对通往武陟县的道路又不熟悉,就把赶车的马鞭交给“闷儿雷”
驾驭。
“闷儿雷”
是个性情急躁的人,他也没赶过骡马大车,每到在农忙的时候赶过驴车和慢悠悠的牛车,驾驭这种大骡子的快车还是第一遭,再说这种快牲口精得很,很难听从生驭手的吆喝。“闷儿雷”
虽然没有赶过这种快牲口的大车,但他胆子大不服气,扬起鞭子,抽得三头骡子冒起火来,车子拉得快要飞了起来。
空马车凤掣电驰般飞奔了三十来华里的路程,已经早已处在武陟县的境内,快要到了黄河老堤岔向沁河大堤的时候,他们看到离沁河大堤不远有一个小村落,想下了沁河大堤到那个小村落躲避一时。
当马车从黄河老堤拐向沁河大堤的拐弯处,“闷儿雷”
忘记了刹车,马车连骡子带人一起翻进了沁河里……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