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9章 内阁制度(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钱斌捋着胡须,“即便如此,只需稍加更改就好了,又何须大动干戈呢?”

李彻摇了摇头:“不光是这一件事,军制也有很大的问题,奉国军制袭承大庆军制,而大庆又传袭自前朝。”

“这套军制用了几百年,早已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导致兵不知君,只知将。虽然奉国有政委,能保证士兵的基本忠诚,但还远远不够。”

李彻早就对这一套伙长、伍长、屯长、校尉的制度不满了。

军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小团体,大家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同乡、好友拉到自己身边。

那些军官只要手下有几百个兵,就能被人尊称一声将军。想要区分官职高低,还要看将军前面的封号。

之前时机还不成熟,军队又是李彻的基本盘,所以不敢乱动。

而现在站稳了脚跟,他准备把前世那套‘军师旅团营连排’的职务制度安排上。

尤其是在帝都,见识了那群勋贵奢靡而跋扈的生活作风后,李彻更是直接打消了大肆封爵的打算。

封来封去,只能造出一批鱼肉百姓的新权贵。

所谓的将门之后,又有几个能成为合格的将军?更别提越父辈了。

大多数都成了招猫逗狗的纨绔子弟。

军功封爵倒是可以用军衔制度来代替,对那些有功之人,李彻绝不会吝啬。

但他们身上有战功,不代表他们的子孙也有功。

钱斌微微一怔,随后叹息道:“看来殿下心中早已有了章程。”

“没错。”

李彻严肃道,“变法势在必行,此乃百年千年之大计,关乎我奉国国本。”

“不过众卿可以放心,本王不会独断专行,只按照自我喜好胡来一通。”

“即日起,奉国设内阁,择七位德才兼备之重臣入内阁,与本王共商国是。任何新法都要通过内阁讨论,试行新法需至少四位阁臣画押。”

满殿突然寂静,片刻之后,诸多臣子眼中流露着惊人的火热。

内阁?

在场众人无不是聪明伶俐,稍加思考便看出了内阁制度的本质。

纵观历史,在封建制度下,皇权与相权的争斗由来已久,是一个绕不开的死结。

内阁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死结,让对立的皇权和相权,同掌一把勺子。

七名阁臣就等于是七个宰相,虽然实际掌握的权力和地位一定比真正的宰相弱,但那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啊!

十年寒窗苦读,最终入朝为官,又有谁不想位极人臣呢?

之前也就罢了,一年前的奉国就是一艘小舢板,在大风大浪中沉浮,随时都可能翻船。

那时候大家都想的是能不能在关外活下去,封什么官倒不重要了。

而如今的奉国已然是百丈楼船,大家都是苦读多年,自然想要博一个好前程。

李彻将众人眼神变幻尽收眼底,眼中也闪过一丝玩味。

奉国的官员已经算是素质和道德水平较高的了,但到底还是逃不过权力的诱惑啊。

可惜,李彻搞的这个内阁制度和明朝的内阁不同,和诸臣想象的也不同。

奉国的内阁,不该是皇权压迫百姓的帮凶,而是推行民主的萌芽!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