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7章 碧波下的暗流水路之钥(第1页)

在智谋的棋盘上,每一枚棋子的初次落子,总是携带着最为璀璨的光芒。正如那初升的朝阳,无人能够预知其轨迹,亦无人能即刻编织出防御的网。第一次的策略,如同暗夜中的突袭,让对手措手不及,即便是仓促间的应对,也如同风中残烛,摇曳而无力。

当李云龙那艘艘战船破浪前行,将日军的炮火化为灰烬之后,他们的征途并未停歇,直至次日拂晓,晨光初破晓。然而,宁静的江面上,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如同远古巨兽的咆哮,打破了这份短暂的安宁。

“何方炮响?”

李云,这位惯于在枪林弹雨中酣睡的勇士,猛然间从简易的床铺上跃起,眼中闪烁着警觉的光芒。那声孤零零的爆炸,似乎并不符合大规模伏击的预兆,更像是一次偶然的触碰,却又不那么简单。

消息如风,迅穿越水波,传至李云龙的耳畔——一艘英勇的护卫艇,不幸与一枚潜藏的水雷擦肩而过,船舷瞬间裂开了一道狰狞的口子,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道伤痕,宣告着它的不幸。但一艘护卫艇的牺牲,对于李云龙而言,不过是战争中微不足道的代价,真正令他忧心的是,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水雷,这些江底的幽灵,它们绝不会孤单存在,而是如同地雷阵般,悄无声息地铺满了尹洛瓦底江的航道,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双重诅咒,企图将这条生命之河变为死亡之渊。

尽管李云龙率领着船队,勇往直前,但在海军指挥的领域,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知,就像是一位剑客面对未知的剑法,心中虽有剑意,却难以精准施展。然而,他深知,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的原理如同星辰,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既然有布雷之人,必有排雷之法,我川军团岂会无计可施?”

李云龙的目光转向了身边的护卫舰队指挥官,一位来自现代的海军少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沉稳与自信,那是无数次战斗洗礼后的印记。

少校微微点头,神色凝重:“我们确有扫雷装备,但水雷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加之前方情况不明,我无法确切告知排雷完毕的时间。”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却也透露着对战争的敬畏。

李云龙闻言,眉头紧锁,他深知,兵贵神,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中,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意味着失败。但他也明白,面对未知,谨慎是唯一的出路。“那就立刻行动,你一边安排,一边向我详细解说。”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如同山岩般不可动摇。

少校迅行动起来,船队缓缓下锚,停泊在江面之上,宛如一群静待猎物的猛兽。而随行的四艘扫雷艇,如同勇士般,接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驶向那片未知的雷区,开始了与死神的较量,为这条至关重要的水路,开辟出一条生路。在蔚蓝而深邃的海洋之下,隐藏着与陆地布雷同样致命的秘密——水雷,它们仿佛是海底的幽灵,或半潜或全隐于波涛之中,静候着那些不慎触碰或靠近的敌方舰艇,给予致命一击。然而,这些水中的陷阱,其敏感程度远陆地地雷,布设起来或许简便快捷,但一旦布下,想要排爆,那可就是另一番棘手的考验了。

正因如此,尽管水雷区的存在并非不为人知,但要清除这些潜在的威胁,却如同在针尖上跳舞,难度极大。这不,一位少校刚刚离去,又匆匆返回,只为向众人详细介绍水雷的种种情况,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再次强调了清除水雷的艰巨性。

李云龙紧锁眉头,原本想要出口的训斥,在舌尖打了个转,最终还是强压了下去。若是换做他麾下的新兵,谁敢在他面前推三阻四,他非得好好给对方“松松筋骨”

不可。但这里是川军的地盘,他得给陈浩几分面子,不能随意教训他的手下。更何况,李云龙心里也清楚,自己对海军作战知之甚少,若是一个外行在这里指手画脚,实在是太过愚蠢。

于是,他收起心中的不满,认真倾听起来,试图从少校的讲解中搞明白水雷的奥秘,或者证明对方所说的一切只是虚张声势,排雷并没有那么困难。

少校见状,继续为李云龙介绍起来。原来,各国海军早已有了应对水雷的法宝,那就是扫雷舰——一种专门用于清扫航道、保护后续舰船安全的特种船只。水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o世纪初,尤其在一战期间,其使用达到了阶段性的高峰。

为了给自己的舰艇清理出一条安全的通道,各国纷纷投入研制属于自己的扫雷设备。从固定翼飞机到木制的水翼拖曳体,再到浮动卡车等,各式各样的扫雷工具应运而生。然而,这些设备功能单一,且并不十分可靠,真正能够有效执行扫雷任务的平台,还是要属扫雷艇莫属。

不过,当时的扫雷艇还只是具备扫雷的功能,尚未有专门的舰身设计。因此,一战时期大部分的扫雷任务,都是由普通的民用蒸汽船临时改造而成的。这些“拼凑”

起来的船只虽然简陋,但在一战中还是勉强能够应付。

然而,到了二战时期,面对更加先进、复杂的水雷,这种简陋的扫雷艇就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海洋之下,一场无声的战争悄然上演,而扫雷艇的升级与变革,也成为了这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二战的浩瀚波澜中,水雷,这些静默的深海杀手,竟也披上了科技的外衣,拥有了定时器的精密与船只计数器的狡黠。英国海军更是匠心独运,祭出了反扫雷水的奇招,仿佛是为德国扫雷艇量身定制的陷阱,让它们在暗流涌动的海域步步惊心。

扫雷艇,这些勇闯雷区的勇士,往往需要在这片死亡水域中往返穿梭,数度试探,才敢确信那片水域已重归宁静。它们的扫雷装备,宛如海底世界的万花筒,光怪陆离,实则万变不离其宗,归为感应与机械两大流派。

感应型扫雷器,仿佛拥有凡的听觉与感知,能够精准捕捉那些以船只的细微声响、磁性波动或是水压变化为触媒的水雷。而机械型,则是简单粗暴,直捣黄龙,专治那些依赖缆线牵绊、一触即的水下杀手。

至于那些漂浮在水面、暴露无遗的漂雷,简直就是靶场上的靶子,即便是普通的火炮,也能轻松将其送入深渊。然而,一旦水雷潜藏水下,便如同幽灵般难以捉摸,唯有扫雷艇,方能成为它们的克星。

“护卫艇的遭遇,定是那隐匿于深海的水雷所为。”

李云龙眉头紧锁,分析道。少校轻轻颔,眼中闪烁着沉思的光芒:“确实如此,但水雷种类繁多,还需前线观察进一步确认。”

李云龙倒上一碗清凉的茶水,递给少校,两人之间的对话如同海面上的微风,轻柔却充满力量。地雷的世界他已颇为熟悉,而水雷,这个地雷家族的深海分支,却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少校自从来到这片战场,便对水雷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研究。他缓缓道出,二战时期,日军的水雷主要分为三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磁性水雷。这种水雷如同海底的猎手,以磁场为饵,一旦有金属制的船只经过,便会触其敏锐的神经,引信即刻点燃。

因此,扫雷艇在面对这些狡猾的磁性水雷时,便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农夫,操纵着那如联合收割机般的扫雷器具,深入海底的麦田。那器具内部,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线圈,通电后,便释放出强大的磁场,模拟出船只通过的假象,引诱磁性水雷纷纷上钩。

一时间,水面上炸起了一道道壮观的水柱,那是磁性水雷被引爆的壮丽瞬间。扫雷艇只需保险起见,开上两艘,便足以将这些海底的定时炸弹一一清除,排雷效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李云龙听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也就是说,我们有了这扫雷神器,海底的威胁也就不足为惧了。”

如果小鬼子布下的是那传说中的磁性水雷阵,咱们的铁扫帚一出,眨眼间便能将它们一一擒获,咱们的大队人马也能立刻扬帆起航,继续征途。”

“嘿,这事儿恐怕没那么简单。”

少校的表情严肃得如同冬日里的冰霜,他缓缓说道,“埋雷这事儿,向来是花样百出,单一类型的地雷?那简直是给敌人送温暖。您是战场上的老狐狸了,这点门道,想必比谁都清楚。”

“您这话在理儿。”

李云龙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想当年我带着新一团,那可是铁壳雷配着石头雷,双管齐下,把小鬼子工兵累得眼睛都快瞪出来了,还是没能全给揪出来。”

他的思绪仿佛被一阵风卷回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在那简陋的铁匠铺里,炉火熊熊,铁匠们用粗糙的双手,将一块块生铁锻造成地雷的外壳,再填入那黑黢黢的火药,一颗颗简陋却致命的土地雷便这样诞生了。它们的威力虽不比边区精心制造的手榴弹,但只要能给敌人添堵,那便是好货色。可惜啊,这铁壳子地雷数量有限,金贵得很,许多部队只能望洋兴叹。

于是,有人突奇想,将石头掏空,填入炸药,制成了石头地雷。这玩意儿威力不减,却巧妙地避开了日军工兵电磁波探测的铁律。铁壳雷与石头雷混搭上阵,把小鬼子的工兵们搞得晕头转向,自信全无。

李云龙的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越跑越远,他忽然想到了那海面上布下的重重水雷。日军手中的声控水雷与压力水雷,简直就是海底的两道鬼门关。

声控水雷,那可是船只的克星,只要螺旋桨一转,引擎一响,它们就会像闻到血腥的鲨鱼一般,迅猛爆。但咱们的扫雷艇也不是吃素的,它们悄无声息地靠近,放出那震耳欲聋的噪音锤,就像给声控水雷送上了一曲死亡的摇滚,直接引爆,将其清除出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