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劝慰莞嫔(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自太后崩逝与乌雅氏、乌拉那拉氏接连出事起,皇后自知失去了依仗,于是行事愈低调,做事愈得体稳重。
唯恐哪一点落人话柄,惹了圣心不悦,再动摇了自己本就岌岌可危的凤位。
瓜尔佳文鸳与华贵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因未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从而请求皇上彻查从前之事,所以颇为苦恼。
宫里人最是会审时度势。
就连晨昏定省的去景仁宫请安,嫔妃们也是略坐坐便走了。
相较之下,翊坤宫与永寿宫平日里更为热闹些许。
有皇子公主的,喜欢到永寿宫,跟孩子们一起凑个趣,没有生养的,大多喜欢到翊坤宫,喝喝茶解解闷。
由此可见,皇上在前朝的恩威并施,不但警醒了大清臣民,更是敲打在了后宫诸人心里。
自此,前朝,民间与后宫,都平静了很长一段日子。
。。。
紫禁城的秋日仿佛一晃而过,衬托的冬日格外漫长。
大雪陆陆续续下了两三场,皇后也早早免了众嫔妃的晨昏定省。
六宫难得和睦,只有莞嫔对皇上依旧冷淡,为此皇上与其也甚少见面。
直至甄府托人传信入宫,说甄父身染重疾,但家中依旧圈禁,能请来的郎中医术不精皆不能有十足的把握医治。
如今实在别无他法,才请莞嫔拿个主意。
其实此事倒也不难,毕竟私下疏通疏通门口守卫,放个太医进去也并非难事。
只是秋季时,怡亲王允祥因拖着病体到北运河青龙湾修筑减水坝,因此加重了病情。
皇上与他最是兄弟情深,不忍看其受病痛折磨,因此特派了好几名得力且医术精湛的太医过去随侍,吃住都安排在了王府里。
这其中便包括了温实初。
至于其他太医,莞嫔没有太过于相熟的,又因自己父亲毕竟还是罪臣,也不敢贸然行事。
于是,在瓜尔佳文鸳的永寿宫与华贵妃、惠妃几人谈论及此事时,华贵妃称疏通甄府门口的禁军此事不难,她可吩咐人暗中周旋。
只是太医院中可靠且心甘情愿去诊治的太医却很难寻。
最终还是莞嫔身后的流朱提及,自己与温实初的徒弟卫临相熟,且既是温实初的徒弟,那自然各方面都会较为妥帖一些。
众人皆觉得颇为合适,于是便吩咐流朱与浣碧一同到太医院去寻卫临与其商议此事。
待屏退了各自的宫女到暖阁准备布菜后,
华贵妃看向面前的莞嫔适时提醒道,“我知道你有自己的傲骨,可事情过去这么久了,你即便不为自己打算,也该替家中父母与幼妹筹谋啊。”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