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 李恪 木叶飞舞之处火亦生生不息(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诸位,荥阳郑氏郑江那老王八蛋胆小如鼠,如此这般就将祖宗基业拱手让出,还让自家后辈去那突厥草原绝地,如今反倒是省去了我等在河南道布局。”

卢照静目光闪烁。

一边说着,一边在河东道的堪舆图上比比划划。

好似一个真的要运筹帷幄的将军。

“眼下我等已经暗中掌控洺州,魏州,赵州,沧州四地”

“其中洺州粮仓储备充裕,且守将也是我卢家暗中扶植之人,可堪一用”

“魏州,赵州两地,距离崔氏较近,可用作抵御河东道大军袭击”

“另外沧州临海,我卢家已准备好足够海船,若大事有变,我等随时遁去,如今族内贵重财货之物,已然装船。。。。。。”

火光映照之下,在场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写满了野心二字。

尽管这份野心,随着那跳动的烛火,显得那般色厉内荏,但是让他们像是太原王氏和荥阳郑氏那般,放下一切,乖乖的任由皇家予取予求。

他们做不到!

清河崔氏崔民师微微摇头。

“不够!若是我等能够再拿下易州,可阻截来自并州可能之敌,那位太子,可是视我等世族为仇寇,不得不防!”

一旁博陵崔氏崔民干深吸一口气,忽然开口。

“我博陵崔氏,还有一支海外船队,都是些亡命之徒,还有倭国武士,若是让他们登陆,亦可用作一战”

顿时,在场众人不由纷纷侧目。

尤其是范阳卢氏卢照静,更是惊讶非常。

本以为,他们隐藏了一支海外的大型船队,就已经够能够隐藏了。

没想到,博陵崔氏竟然暗中豢养海外武力。

要知道,在海外豢养武装,可要比在大唐境内,少去了很多的顾虑。

顿时。

众人原本还有些忐忑的心,似乎在这一刻,又多出了几分勇气。

一时之间。

大唐内部此刻竟也是显得多了几分波云诡谲的气氛。

河东道各地官署开始频频接到朝堂罢免官员,调动军队的命令。

河东道几大世族的不上道。

终究是让大唐皇帝陛下,在长孙无忌日复一日的撺掇之下,决定动以刀兵。

在上层刻意的隐瞒之下。

五万精铁兵甲钢刀,分成数批,从宫中运出。

分别给左右武卫将军府开始装备。

并在李世民的命令下,李靖正式领兵河东道总管,左右副将程咬金和李孝恭。

另一边,长孙无忌被李世民任命为河南道刺史。

李世绩领河南道司马。

另外,并州道尚且还在雁门关的侯君集,也是接到了来自长安的提醒,谨防突厥趁势作乱。。。。。。

领到旨意的侯君集一脸懵逼。

什么东西?

突厥?作乱?

他看了看一旁女墙之下,一片祥和的养殖区,远处再次动工修建羊毛纺织厂,而更远一些的地方,一支完全装备了精铁战甲,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的雁门关守军。

正认真盘查登记着前来投奔大唐的突厥牧民。

再由官府给这些人,雇佣或者租赁给他们从突利等部族手中购买来的牛羊,让他们打理。

一片欣欣向荣,甚至他这个雁门关统兵总管,每天除了闲着练练兵,训练一番新组建的雁门关骑兵。

就是乐呵呵的前去羊毛作坊,看看这些时日的账目。

突厥作乱?

本将军盼得脖子都要断了!

侯君集心中不以为然,正准备让人将圣旨收好。

倏然,雁门关外,那贯穿养殖区,一直贯通到雁门关正门口的水泥大道之上。

快飞奔而来一道快马骑兵。

那骑兵身上还分明扎着两根箭矢。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