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李世民 承乾离开的第一天想他 (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臣,臣在!”
李世民淡淡开口:“关于长安城内街道和坊市的修缮和重建,以及洛阳至长安运河的加固,朕会从内帑出资。”
“你们户部给朕处理好从长安到太原的驰道修建即可。”
崔民师急忙应是。
“散朝!”
群臣行礼,看着李世民离去的背影,长孙无忌等人纷纷松了口气。
彼此对视一眼,却又分明能够看到彼此眼神中的无奈。
“陛下这分明就是舍不得太子去并州,哎。。。。。。”
房玄龄也是点头叹息:“陛下明明都已经给殿下准备了那么多,但还是不放心,这修建驰道第一条,竟然没有选择修建去东都洛阳,而是去太原。。。。。”
“对这位太子殿下的宠爱,怕是古今第一人了!”
御花园。
兴奋着叫喊着两个小太监,在前面拉扯曲辕犁,自己在后面扶着的李二陛下,看都不看那些自家老爹在位时期,种植的珍贵花卉散落一地。
反而看着面前那深深的沟壑,眼中满是欣喜。
在两个小太监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自己却是叉着腰,一脸复杂难明的朝着北方的方向看去。
承乾离开的第一天,想他。。。。。。频频走神。
“咳咳,陛下,太子殿下临走之前,让东宫准备了一些,说是利国利民的东西,交给六部准备,今日有几样东西已经准备好,烦请陛下查看。”
此话一出,顿时李世民原本半躺着的身体,直接坐直。
“什么东西,来,给朕看看!”
随着长孙无忌和身边房玄龄几人,目光不着痕迹的交换了一下。
几个太监将一个形状怪异的木架子抬了进来。
长孙无忌身后,工部尚书段纶急忙出列,将手中的一份奏折递到了李世民身边的新太监手中。
“陛下,此为曲辕犁,乃是按照太子殿下给予的图纸工艺制作而成,制作过程简单,但使用起来,却是比我朝原本的直犁要快出来两倍有余,还颇为省力。。。。。。”
段纶介绍着面前的东西。
李世民精神奕奕的看着手中的奏折,上面不仅仅有着段纶他们工部在实验这个曲辕犁时候的报告和讲述,更是附带了自家太子的那份说明。
当听到段纶说,这个曲辕犁,竟然可以实现一人一牛耕地的时候。
本就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李世民,瞬间眼睛一亮。
“当真?!”
段纶点头,脸上也带着满是激动的笑容。
“臣已经在工部亲自使用过!所言句句属实!”
“好!哈哈哈!不愧是朕的好太子!”
李二瞬间感觉犹如三伏天喝下一杯冰水般爽快,原本还莫名其妙上朝以来,就有着浑身不得劲的身体。
竟也是一下子爽利了起来。
“工部命人,立即将这曲辕犁制造方法,传至我大唐各道,名各州县主官,接下来的以制作曲辕犁为要政务,若有懈怠懒政者,严查严办!”
段纶顿时神色一肃,急忙躬身。
“臣领旨!”
“把这个曲辕犁,给朕送去御花园,朕一会儿下朝之后,也要亲自试用一番!”
随着太监领命,将东西搬走,这时段纶这才再次将另一份奏折递上去。
“陛下,太子殿下还有一样东西,这件东西臣也已经秘密让人在工部进行了实验,有东宫几位大匠从旁指挥,效果拔群!”
段纶没有直接说是什么东西。
等到坐在皇位之上的李世民陛下翻开奏折之后,这才开口。
“陛下,太子殿下说,我大唐要想让万民富足,想要长治久安,平坦且达的驰道是重中之重,这不仅仅可以减少商贾物资流通之难,也能够方便我大唐百姓出行便利,能够让百姓们更容易进城做一些小买卖。”
“同时修建驰道,也能够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为无家可归的流民提供收入,也能够让我大唐,尽快休养生息。。。。。。”
李世民轻轻吸了口凉气。
段纶没有说“水泥”
这两个字。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