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六十五章三思而后行(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不用他这个皇帝吩咐,也不用上官的吩咐,这样的人就能根据自己的思路,主动去做,用心去做。

果然,有心人天不负。

按照李泰所讲,当他得知中菱郡的两个城池挨着一个湖泊后,他便来了兴致。

经过他的调查,高句丽那国丈崔健,为了能控制高句丽。

在掌控政权之初,除了大量把自己的亲信塞进到了各地官府,军队之外。

为了敌对势力的叛乱,他还把军队进行了轮换。

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南部的调到北方,把北方的调到南方。

如此以来,虽然那崔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敌对势力的反攻意图。

可同时,这也是大大削弱了高句丽军队的战斗力。

要知道北方的军队,基本都常年生活在山地,丘陵地区。

换句话说,这些高句丽军人最为擅长的就是野战,伏击战,游击战。

而南方军队,因为濒临海洋,湖泊地区,最为擅长的就是防守战,以及水战。

而现在,那崔健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势,硬是用强硬手段,打破了这样的优势部署。

可想而知,南北双方对调之后,都把自己最为擅长的东西,变成了短板。

李泰现中菱郡的两座城池就存在这样的情况。

他们明明是南部的城池,主要依靠湖泊的为优势。

若是南方军队驻扎于此,恐怕就算大明军想要攻下,也势必要付出从沉重的代价不可。

要知道,南方的军队,最为擅长的就是水战,以及防守战。

若敢与他们胶着,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再者,大明军此次出征的二十万精锐,基本都是大明北方军。

根本不擅长水战,面对中菱郡的两城,若高句丽南部军守城,他们也只能望湖兴叹,别无他法。

万幸的是,崔健那个高句丽的猪队友,再次为大明立下了“不世功勋”

原来,自从那中菱郡的南部军调走,换成了北部军之后,他们因为作战习性的关系。

只要上船就会头晕目眩。在此情况下,他们又怎能训练?

再加上,他们本是野战军,擅长游击战,哪里又擅长防御战?

对于城池的防守措施,甚为不屑。

在不少的将士心中,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手人段。

而李泰也正是从侧面抓住了这一点,开始研究中菱郡的历代地图。

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个从未有人想过的捷径来。除了这个地图外,他又献上了他的计策。

当他把这样的军情信息,传递到中路军的好友后,那个朋友便转交给了梁老头。

也好在这位老帅,不是那种高傲,看不起文人的大帅。

刚开始他还只是客气地查看,在他看来,像这样自以为是的部将,甚至文官,不再少数。

总以为献上个计策,就能扭转形势,大获全胜?

这绝对是三国的小说看多了。

梁老帅也是这样的想法,不过当他查看过李泰的密信之后,立即就感到大惊。

本来,他们就已做好暂时放弃中菱郡两城的打算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