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武学宗师张三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 融合(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时间又过了两年。

暮鼓晨钟里,觉迟方丈捏碎手中茶盏,青瓷碎片嵌入掌心,血丝蜿蜒间仍凝着笑意:“君宝这孩子,竟能将《易筋经》第九重修至大圆满。“

座长老觉通的拂尘骤然顿在香案上,檀香灰簌簌震落:“方丈偏爱道家弟子,老衲不敢置喙。只是本寺三百年来,哪一任方丈不是从达摩院座做起?“他身后,知客僧圆觉垂眼拨弄念珠,指节因用力泛白——他弟子明海刚在演武场赢了十七连胜。

演武场铜钟响过三巡,明海的降魔杵扫起丈高尘土,碎石擦着君宝耳畔掠过。围观僧众中爆出低低惊呼,藏经阁长老轻叩木鱼:“这招须弥压顶用了七分力。“

君宝足尖点地旋身避开,“师兄招式刚猛,“他合十后退半步,“却漏了迦叶拈花的变招。“话音未落,袖中拂尘如灵蛇出洞,卷住降魔杵尾端轻轻一扯。

明海踉跄两步单膝跪地,全场哗然。玄通长老的拂尘“啪“地甩在石栏上,惊飞檐角宿鸟:“耍巧劲算什么本事。”

窗外忽有衣袂声,觉迟指尖轻弹,烛火“噗“地熄灭。三道黑影破窗而入,月光映出玄通长老腰间玉佩——正是方才演武场之事。“方丈若执意传位俗家弟子,“圆觉的戒刀抵住君宝咽喉,“恐怕金身罗汉也要动凡心了。“

君宝闭目诵经,觉迟却忽然朗笑出声。禅房暗处陡现七道身影,皆是达摩院耆宿,手中戒刀映着冷光。玄通瞳孔骤缩:“原来。。。您早有防备。“

7次日大雄宝殿,觉迟扶着君宝肩头立在三世佛前。觉通领着七名长老跪成一列,额角抵着青砖。“诸位可知,“觉迟敲了敲铜罄,“老衲为何选君宝?“

他转身指向殿外菩提树:“明海的降魔杵能碎山岩,却扫不动一片落叶。君宝的拂尘卷得动江河,却折不断一朵莲花。“袈裟轻扬间,他从怀中取出《楞伽经》残卷,扉页上“以武证道“四个朱砂字赫然入目。

圆觉忽然剧烈颤抖,叩道:“贫僧。。。妄念障目。“其他长老纷纷伏地,明海从人群中挤出来,对着君宝郑重三拜。

觉迟将方丈金印按入君宝掌心,低声道:“明日起,你便去藏经阁抄经三月。“见君宝疑惑,他忽而轻笑:“要做方丈,先得学会在口水与刀光里,把经念得清静。“

檐角风铃叮咚,菩提树影婆娑,君宝望着金印上“拈花一笑“的刻纹,忽觉掌心戒疤烫。远处传来沙弥扫落叶的“沙沙“声,像极了当年他在山火中听见的,众生呼救。

暮鼓晨钟里,君宝立在达摩院青砖上,掌心汗湿了罗汉拳谱。月光透过窗棂切在他肩头,将二十四式罗汉拳的影子叠成薄脆的琉璃,每次运力到丹田便如遭重锤,气滞之处疼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又在悟拳?“

觉迟的声音像片沾了露水的竹叶,凉而轻地落在身后。这位戒律院座弟子负手而立,袈裟上的金线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腕间一串菩提子佛珠随动作轻响。

君宝转身时拳势未收,指节因用力泛白:“师兄,为何我总觉这金刚伏虎劲。。。。。。缺了圆融之意?“

觉迟眉峰微动,拾起步子绕着他走了半圈,袖中飘来淡淡檀香:“少林七十二绝技,招招见性,贵在精纯。你总想着用《道德经》里的虚其心,实其腹来化劲,岂不是南辕北辙?“

君宝喉头动了动,想起后山崖壁上刻的《九阳真经》残篇,那些蝌蚪文与道家吐纳之术竟隐隐相通。他前日以“致虚守静“之法入禅,竟在打坐时忽然贯通了伏虎拳的呼吸节奏,拳势骤变时带起的风甚至震落了檐角积雪。

“可是昨日。。。。。。“

“住口!“觉迟忽然提高声音,佛珠在腕间绷成一线,“达摩祖师面壁九年,传的是禅宗正法,你若再用黄老之术亵渎武学,莫怪戒律院三十大板伺候!“

烛火在风里晃了晃,将觉迟投在墙上的影子扯得老长,像尊怒目金刚。君宝望着他腰间悬挂的戒刀,忽然想起上个月觉迟为救坠崖小沙弥,硬生生以金刚不坏体接了猎户的捕兽夹,那时他说“慈悲即是少林心法“。

“师兄可曾想过,“君宝低头望着自己掌心的茧,“若拘泥于门户之见,纵有绝世武功,怕也难破心中执念?“

觉迟的戒刀突然出鞘三寸,寒光映得两人面容青白。窗外忽有夜鸟惊起,扑棱棱掠过藏经阁飞檐,檐角铜铃响成一片碎玉。

“明日卯时,“觉迟按住刀柄的手指青筋暴起,“来戒律院演武场。你若能用你的道家妙法接我十招,便随你去参什么虚静之道。“

君宝抬头时,见觉迟袈裟上的金线在夜色里拧成一团乱麻,像极了他此刻纠缠的心思。远处钟楼传来更声,他摸了摸怀中藏着的《道德经》残页,忽然想起山门前那副对联——“天下功夫出少林“,可天下江河,不正是因为容纳百川才得以奔涌不息么?

卯时初刻,演武场覆着薄霜,青砖缝里凝着未化的残雪。觉迟手持齐眉棍立在场中,棍身缠着的红缨垂在雪地上,像道未愈的伤口。君宝踏过碎石小径时,鞋底碾碎冰晶的脆响惊飞了檐下麻雀。

“看好了。“觉迟低喝一声,棍影骤起如梨花纷飞。少林寺镇山棍法“韦陀杵“第一式便挟着雷霆之势,棍头划破空气的尖啸让积雪从瓦当坠落。君宝旋身避过,袖中《道德经》残页滑出一角,他忽然想起昨日在后山以“反者道之动“之意推演步法,此刻竟本能地顺着棍势侧身,指尖拂过棍身时借势卸力。

“偷学旁门左道!“觉迟攻势更猛,棍影化作漫天寒星。第三棍直击面门时,君宝忽然福至心灵,双掌呈抱圆之势推出,正是从道家吐纳中悟出的“虚圆劲“。棍尖在离他面门三寸处顿住,却见君宝周身气机流转,竟将棍上劲力化作绕指柔,红缨穗子在他掌心轻轻颤动,如春风拂柳。

(本章完)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