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格物致知王守敬的三大境界(第2页)
这个问题能够被姚广孝铭记,一定意义非凡。
“为何,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
“《墨经》称,目以火见。”
“《吕氏春秋》中记载,目之见也借于昭。”
“《礼记》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
“《潜夫论》言:夫目之视,非能有光也,必因乎日月火炎而后光存焉。”
“贫僧是如此回答的。”
“可他又问了一句,为何唯独眼睛能够看见,屁股看不见呢?”
“他讲了光的折射、光的反射,以及人的眼睛视物的原理。”
“我等所视之星辰,或许是来自几万年前的光,甚至更为久远。”
“此等格物致知之学,令贫僧望尘莫及。”
姚广孝长舒一口气,沉静地望了朱棣一眼。
朱棣果然没有听懂,他郑重地提醒道:
“和尚,你为何会相信这是格物致知?万一是他王守敬瞎编乱造的呢?”
朱高炽深以为然,觉得老和尚一定是被骗了。
“贫僧起初也认为是如此,所以做了很多的实验。”
“渔夫拿着竹竿扎鱼,不能朝着鱼的方向扎,必须往鱼的下方。”
“因为光的折射,欺骗了我们的眼睛。”
“还有凸透镜、凹透镜,利用这些光学原理,贫僧制作了简单的望远镜、显微镜。”
“人的眼睛视物不清的原因,也都找出来了,于是有了眼镜……”
姚广孝拿出了简易的“望远镜”
,朱棣感兴趣地拿过来把玩,果然很有趣。
大概能够放大十几倍,但足够刷新朱棣的认知了。
“这只能说明王守敬的才学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