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茅坑里的石头(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袁震也不计较。
这江凛在这届考生中也算是个奇葩的存在。
他在才学上倒是有几分真才实学,可是那张嘴却如的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他与原户部尚书金大人有些渊源,听说是三年前那次科举,金大人帮了他什么忙,在他心目中,金大人就是全大夏最好的官了。
可就在去年年底,马上就要致仕的金大人却突然以贪污国库,私挪国银,发配幽州,家底被抄,全族被流放。
对于江凛这一根筋,主办这次案件的严廷季简直就是罪大恶极。
今日文会办之时,严廷季就料江凛肯定会发难。
他等的就是这一刻。
袁震心中仍忧心施灵,但他知道岳凝既然答应他帮忙找人,只要人在山庄里,她一定会帮他找的。
安下心神,他笑了旁边一学子:“李兄,江兄不想和我说话,那还是你说吧。”
李兄就是刚才为说话的书生,也是袁震入京后交的朋友之一。
他又站起来,朝着严廷季拱手道:“严大人,学生有一问题请教。”
严廷季举起手:“请说。”
李兄:“三年前您高中状元,却未直接入仕,直到半年多后,才又回朝,去了哪里?”
应皆如将禹州当做私库粮
仓,间中勾引当地官员,私加赋税,中饮私囊之事,在全大夏已经不是秘密。
可这个案件是怎么破的,却是除了朝中的官员,甚少人知道。
而这些朝中官员竟是十分默契地将此事三缄其口,除了朝中人,民间竟少有人知道这件事幕后的功劳者是谁,只知道是皇帝派去的一个钦差。
没等严廷季回答,袁震直接答说:“这个我知道,当初严大人从家乡进京赶考,考完试却突然失踪,严老夫人与严夫人日夜担忧,最后不得不入京寻人,直到半年多后,才又与严大人重逢,那时才知道他竟是高中之后,便去了禹州。”
袁震语声一落,学子们皆惊而起:“什么意思?是说其实禹州那里的事……”
学子当中本就有来自禹州的人,此时更是震惊地站了起来:“难道当时在雪灾压境之时,为百姓请命,强势打开知府粮仓的就是……”
这时又有一学子站起来:“我一堂叔,便家住禹州,当年大雪封门,百姓连门都出不去,家中粮食断绝,眼看幺儿就要饿死,突然有一天,家门前被挖出一个雪洞,有一少年送来米粮,甚至还有肉菜,当时表叔形容那少年……”
他抬头看向立在台上的严廷季,眼中蓦然升起敬佩之情,竟是情不自禁,朝着严廷季恭敬地行了一礼:“学生多谢当年您对堂叔一家的救命之恩。”
严廷季淡然一笑:“职责所在,是皇
上心怀天下,心怀百姓,派本官救百姓于水火而已。”
他如此谦虚不居功的态度,让众学生心中的敬佩再升一级。
这个话题一开,各种传闻,也接踵而来:“学生还听闻,当时钦差被当地官员派江湖杀手暗杀,独自一人立力战杀手,以命护住了扳倒那些贪官的证据。”
之前还百般质疑严廷季的学子们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在他们心止中,那个弄权揽势的权臣一下子成了公正凛然的英雄。
只有江凛和于子希不甘心地站在原位。
江凛是依然觉得是严廷季构陷金大人。
于子希则不甘心,他比严廷季年纪大了好几岁,自认才学能力都不比他差,只是运气比他少了一点而已。
那些人口中说的事,他一样也做得到。
“就算禹州之事是你的功劳,但也掩盖不了你构陷金大人的事实。”
江凛高昂愤怒的声音压过学子们热情,那声音似乎将整个大厅的棚顶都要掀开。
所有人直直望向了他。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