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淮南消息(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而是劝说关羽稍待片刻,你悍然出兵攻击另外一路大汉诸侯,你难道不给皇帝陛下上报一下原因吗?
那孙权,好歹是“大汉吴王”
,还是你哥哥刘备亲自封的,即便那孙权不是个好玩意,你身为汉寿亭侯,大汉前将军,你能和那种鼠辈一般见识吗?
他们不知道大汉朝的国家规矩法则,我们关家淮南军,能不顾国家法纪吗?
最后好歹劝住关羽,没有让关羽直接和孙权开战。
但是随着周瑜率军到了濡须口,关羽也开始集中部队,沿着濡须水两岸,开始布置。
三国时代的濡须水,在巢湖右侧,也就是后世的裕溪河,整体上是从北向南,在濡须口汇入长江。
历史上,曹魏和东吴,前前后后在这里打了四次,互有胜败,但整体来说,维持着一个势均力敌的局面。
“可惜啊,那关羽居然被孙乾的拖延之计给拦住了。”
杨修无奈摇头,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孙乾的缓兵之计,那关羽真的给刘备上书,说自己要率淮南军团南下渡江,消灭东吴,刘备十有八九是不会同意的。
“若是关羽没有被劝住,真就率军,沿着濡须水南下,进攻周瑜,不论胜负如何,两家必然又有兵马折损,粮草耗费,我们在荆州,交州的防御压力,也能小上许多。”
贾诩面无表情,拿着把折扇轻轻拍打自己的大腿,而后瞥了眼一直没有说话的陈矫,捕捉到了对方表情的细微变化,而后忽然出声询问。
“西曹掾对此事,似乎有不一样的看法啊?不如直接说来听听。”
所谓西曹掾,是丞相府属官之一,名义上的职责是领百官奏事,但更多时候,也就是君主和丞相麾下的一个参谋。
贾诩这么一问,士颂自然把目光投向了陈矫,这个曹魏名臣,曹丕时代的尚书令,曹叡时代的大司徒。
都被点名了,一直想要装透明人的陈矫也不得不表观点。
“我以为,季汉和东吴之间,要不了多久,必有一战。”
“现在看起来,着急的人是关羽,想要动手的意愿,也是关羽这边更强烈。但是孙权让周瑜带着江东精锐,到了濡须口,就没有不动手的理由了。”
“江东这边,或许已经布置好了陷阱,就等关羽往里面撞。即便是关羽被拦住片刻,后面东吴还会有新的后手出来。”
显然,陈矫思路清晰,颇有见地。但让他主动来为士颂出谋划策,似乎还有些困难。
贾诩这次带着他去关中,同时还把杨修,邓芝也都带在身边,用意不要太明显。
曹魏降臣之中,他已经能算是文臣之了,堪比武将中乐进在楚国的地位。
只是他明白,自己的处境尴尬,若是显得自己太聪明了,只怕会遭人妒忌陷害。
贾诩提拔起来的三人,邓芝出山起,就一直跟着士颂,多年来,也深得信任。
杨修就更不用说,即便是根子上来说,杨修也算曹魏降臣。但他的身份地位,谁能把他当降臣看待,没看到就连贾诩都对他很有礼貌吗。
别人侄儿,可是楚王嫡子。
杨修在楚国,那还真是妥妥的国舅爷,未来的外戚依仗。而且不得不说,别人杨修智商在线,绝对聪明。
自己这样的曹魏降臣,还是老老实实给杨修做个帮手辅助就好。
“主公,陈季弼之论,与我看法一致。”
但贾诩似乎就不体谅他,故意把他抬出来,似乎有意让他和杨修之间,不能相处的那么融洽。
果然,贾诩这话说完,杨修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而且聪明如杨修,很快也意识到,陈娇的分析,很可能是对的。
他杨修,眼光确实不如陈娇。
士颂刚准备继续询问一番,小校进来禀告,说是李俊、王灵二人,有要事求见。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