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6章 特权的应用用兵南下村(第1页)

“我必须在规定的范畴内,最大限度地挥主动性,绝不能辜负陈大旅长的信任。”

陈振华自然始终严格遵循这样的要求,如此一来便于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进行灵活的调度。毕竟战场的信息变化无常,陈振华从来都不是那种因循守旧、依照既定情势来作战的安分之人。

这正是依靠陈大旅长的支持,陈振华才得以拥有这样的作战特权。像李云龙、孔捷等人,别说是一个营的兵力,哪怕是调动一个连的兵力,都得亲自向陈大旅长详细备案说明,否则,陈大旅长定然坚决不同意。

要不然,事后还会给予李云龙诸如背大锅、喂马之类的惩罚措施,孔捷直接降职的惩罚。

陈振华在暗自庆幸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愈沉重:

“陈大旅长如此信赖我,赋予我这一特权,我决不能有负所托!李云龙、孔捷、邢志国他们没有这样的待遇,我更要谨小慎微,打出漂亮的胜仗来。”

当然,陈大旅长之所以给予陈振华不高于一个营的作战兵力的特权,自然有着他的深思熟虑。

从报纸上的消息,以及从国军统帅部所获取的部分信息来看,自己的这个大侄子陈振华,和自己一样,也绝非是一个安分守己之人,他并非被动等待战争安排,而是一位积极主动、善于捕捉战机的指挥官。

陈振华深知自身的性格特质,也领会陈大旅长的良苦用心:“我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份信任,不放过任何痛击日寇的良机,为抗击日寇、保卫祖国全力以赴。”

陈振华凭借着这份信任和特权,在战场上屡次展现出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果敢的决策能力。他深知,这份特权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重大的责任,他必须凭借出色的战绩来回报陈大旅长的信任,为抗击日寇、扞卫祖国的尊严贡献全部的力量。

就这样,很快陈振华和那通讯员一同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南下村,南下村正处于一片丘陵环绕之中。

此时,原本基于制定的作战计划便是在南下村拦截小鬼子的辎重部队,进而将其全歼。毕竟南下村肩负着从邯郸城到涉县的物资运输重任。

这一次,原本小鬼子通常只需一个小队负责运输即可,但现在貌似为了将战略前移,同时为了将大量作战物资运输到涉县,乃至黎城和潞城,从而在接下来对更多国军展开直接进攻,小鬼子此次加大了物资运输的规模。

陈振华所带领的独立团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趁火打劫的机会。所以,陈振华安排了专人紧盯邯郸城内的情况,以便掌握小鬼子的物资运输动态,当然也是为了打破和延缓小鬼子的作战意图。

在这种形势下,陈振华和李云龙以及李战龙等人,紧紧抓住这次有利时机,包括在南下村设伏的地点,都已全部部署妥当。

根据情报,李战龙和李云龙精心策划了“双龙作战”

方案。他们选择在南下村前方5公里处的一个山岭山道设伏。此处地形险要,两侧丘陵高耸。

当日,天空阴沉,乌云密布,仿佛随时都会有一场暴雨倾盆而下,寒冷的空气弥漫在山谷之间,让人感到有些压抑。

如果小鬼子的运输辎重队伍绕过那条山道,那么至少要多花费过15o公里的行程。至少要多花费3-4个小时不止。

平时小鬼子早已习惯走这条近道,并不会轻易绕道,而是直接走两道丘陵之间的山谷,因为平时根本没有任何的困难,缩短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不说,之前防守这里的国军早已经被小鬼子打跑了。

此时的李云龙和李战龙两人早已部署到位,准备从左右两边同时夹击通过中间山道上的小鬼子。而陈振华和那通讯员此时正骑着马向南下村赶来。

随着距离南下村越来越近,陈振华越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到了南下村前,陈振华迅看到了在村外警惕值守的特战队员,看来李云龙和李战龙两人在这方面还是严格值守的。

而值守的哨兵目光如炬,神情严肃,身上的军装被春初凛冽的寒风吹的呼呼作响,他却浑然不觉。

警戒的战士们握紧手中的武器,完全忽视了寒风的料峭,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只待敌人进入埋伏圈,便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于是陈振华便立刻下马,将手中的战马交给了通讯人员处理,而陈振华迅在那哨兵的指引下,前往左侧李云龙驻守的地方,以便与李云龙立刻进行沟通。

很快就来到了李云龙所在的左侧阵地上,此时李云龙带领着战士们正屏气凝神,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山谷的动静。

此时,天空中乌云如墨,沉甸甸地压在头顶,仿佛一个巨大的黑色锅盖,随时会有一场倾盆大雨兜头浇下。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压抑。左侧的丘陵地带,地势起伏,连绵不绝。山上的树木在战火的洗礼下显得有些稀疏,杂草丛生,偶尔能看到几株顽强的野花在风中瑟瑟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