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舳舻千里过东海老朱绷不住了(第6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原本,太子朱标是打算这几天,先把手上的事情处理完,砍掉被地方豪强腐蚀的朝廷官员,然后便立即着手解决这桩事情的。

却是不曾想,竟然是让十二皇弟抢先了一步。

原本令他颇为担忧记挂的十二皇弟,在不知不觉间竟然造已经成长为了参天巨树!

其麾下不但拥有铁浮屠这般骁勇善战的重甲骑兵,更是还拥有了可远渡重洋的坚船利舰。

这个消息,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巨石,顿时便在太子朱标的心里,掀起了滔天浪花!

此时此刻,太子朱标也不得不收起了兄长心态。

需要重新出,认真审视,才能明白自己与十二皇弟之间的优劣来。

单看湘王朱柏目前所展现出来的军事力量,不论是铁浮屠还是远洋舰队,都已经是大明军队难以解决的大麻烦了。

若是有朝一日,在战场上刀兵相见,想要彻底覆灭这八千人的铁浮屠,大明保守估计要伤亡至少四十万人。

至于他的远洋舰队嘛,上了6地还好说,但要是在水中作战,恐怕赌上大明所有的战舰,都不一定能取得胜利。

或许,大明的军队,可以战胜十二皇弟。

但却肯定是要付出相当沉重的代价。

而这种代价,是北地鞑子、东海倭寇、南越蛮夷乃至宗族豪强们,加在一起所需要的代价,更为沉重!

甚至,不夸张地说,太子朱标甚至认为,倘若十二皇弟因为不满父皇的做法,硬是要率众兵向他讨要一个说法。

那么大明的国力,将会被削弱到最虚弱的时候!

甚至,那时候还会不会有大明,都得两说。

手足相残这种事情,朱元璋是不愿意看到的。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才会处心积虑将朱柏尽早送出应天府,甚至连自己的寿辰都不愿意让他参加之后再走。

其目的,就是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兄弟反目,手足相残。

朱柏只需要一辈子做个安安分分、无忧无虑的藩王就可以了。

至于治理国家,有太子朱标在,不必他们操心。

可现在看来,不论眼界、实力还是才学,湘王朱柏似乎都不在太子朱标之下。

朱柏越是优秀,朱元璋便越是寝食难安。

毕竟他钦点的接班人是朱标。

其实朱标自己也很清楚,在父皇的眼中,唯有他才是儿子,至于弟弟们,则全都是皇子。

儿子和皇子,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自小被区别对待的兄弟们,倘若自甘平凡也就罢了,才疏学浅也没问题。

怕,就是怕朱柏这样的。

实力出众,才华出众,学识出众,甚至连驭下手段都极为出众。

不论铁浮屠还是远洋舰队,那都是这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划时代的杀人利器。

太子朱标的表情阴晴不定,时而宽慰,时而严肃,时而眉头紧锁。

他似乎是在考虑一个什么决定,却迟迟没有能够下定决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直到夜色渐浓,朱标才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是想通了。

父皇所希望看到的,无非是大明的统治能够稳固,长治久安,国祚绵长。

既然如此,那为了预防手足相残,自己倘若让出这个储君的位置,是否就能够彻底杜绝这种事情生呢?

朱标的脑海中,逐渐回忆起了自己与十二皇弟朱柏相识的点点滴滴。

最终,他还是将这个想法强压到了心底。

姑且……再看看吧!

倘若十二皇弟当真比自己更加优秀、也更加稳重,那这储君之位,倒也并非全然不可以考虑禅让。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

“十二皇弟,你可要足够争气啊,千万莫要让孤失望。”

朱标自言自语道。

……

朱元璋寿辰!

湘王朱柏送出的大手笔!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