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爆单(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帮助是陈晴是惯性,有限帮助、量力而行是陈雨一再提醒自个儿的。看到姐姐开始变卖“家产”
,她心里认真难受起来。姐姐的经济危机真的达到一定程度了,努力改变境遇,独自应对危机,是姐姐的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她也要为姐姐加油、鼓掌。
陈雨指点着曾雯下单,“我还拿郎因的手机号注册了个号,买了我姐几样东西,收货地址写了你家,记得查收啊!”
曾雯边按陈雨的指示操作,边感叹,“没看出来啊,你还是个感动中国好姐妹,什么时候也照顾照顾我的生意?”
“你什么生意?”
“我上架了一堆不看的二手书。”
“记得把你收件人的名字改一下,别叫曾雯,我姐知道你,地址也要改,改到你单位去。”
“为啥?”
“我们吵架了,我不想知道她卖的东西,都是我买的。”
“反正你做好事不留名,习惯了。”
“啥意思?”
“某音上爆了,我提示一下,公益课堂、捐款。”
“啊,已经上了?沈金金没跟我说啊!我去看看!”
陈雨放下帮扶对象亲姐姐,转而扑向短视频界面。
上次看的视频是粗剪,正式上线的,作为品宣、花絮、预告出现,经过精美包装,有片头,有1ogo。点赞14。2万,转774o次,评论1373条,收藏4。1万,数字还在攀升,看布时间,是昨晚八点半。
“你热爱公益的样子真美!”
“这位传说中的陈记者怎么没有个镜头?”
“孩子遇到了一生中的贵人!”
“这才是真正的公益课堂,这才是真正的对口支援!”
自然,不和谐的声音处处在。“摆拍吧?”
“演得像真的一样。”
只是很快被热心群众反击回去,“在腌臜的人眼中,世上就没有好人!”
“心多大,眼界有多大!”
让陈雨眼热的是一群“水军。”
“我作证,我是武宁山小学的家长,捐款事儿在我们这儿很轰动,大家都知道。”
“我是武宁山小学的老师,在北京来的陈老师的带动下,我们每个人都自给扎木捐款了。”
“我就是扎木,我已经回学校读书了,我妈妈说,全家都不会忘了陈阿姨。”
这条视频后来越传越广,在稍后几天酵、引爆,其长尾效应远布者预料。诸多评论中,有一条最高赞——
“我总觉得,中国的国运是靠普通人的良知撑起来的。”
评论者“一滴雨”
。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