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开发水星(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张雨和博士站在“光明1号”
飞船的观测舱内,透过强化玻璃凝视着眼前这颗灰褐色的星球——水星,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也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难以征服的荒芜之地。
“博士,地表温度扫描完成,晨昏线附近目前是‘温和’的-7oc,但向阳面已经飙升到427c。”
aI助手“小星”
的声音在舱内响起,带着一丝调侃,“建议您别学伊卡洛斯,飞得太近会被烤熟的。”
张雨笑了笑,调整了手腕上的环境监测仪:“放心,我们这次带的‘遮阳伞’够大。”
他说的“遮阳伞”
,是“引力透镜防护罩”
**——一项革命性的行星改造技术。通过扭曲局部引力场,可以在水星表面制造一片可控的“人造阴影区”
,让温度稳定在人类可接受的范围内。
“启动‘行星改造协议-水星’。”
张雨和下令道。
第一步:制造大气层
水星几乎没有大气层,太阳风在数十亿年里几乎吹走了所有气体。但张雨和的团队早有准备。
“释放‘太阳风捕获网’!”
数千个纳米级网状结构从飞船底部释放,像一张巨大的渔网,缓缓展开在行星轨道上。这些网状结构由导材料制成,能吸附太阳风中的氢、氦、氧等元素,并引导它们向水星表面沉降。
“大气密度正在上升……o。1%地球标准……o。5%……”
小星实时汇报着数据。
“还不够。”
张雨眯起眼睛,“启动‘彗星撞击计划’。”
早在几个月前,星际采矿舰队就已经捕获了几颗富含水冰的小行星,并将它们推入水星轨道。现在,它们正按照预定轨迹,缓缓坠入水星极地。
**轰!轰!轰!**
撞击产生的冲击波让整个星球微微震颤,但更关键的是——**水蒸气**被释放了出来。
“大气密度突破1%地球标准!”
王莉兴奋地喊道,“我们成功了!”
张雨点点头,但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
第二步:改造地质
水星的地壳主要由硅酸盐和金属构成,尤其是铁含量极高,几乎占整个行星质量的7o%。这种高密度结构让它的引力虽然只有地球的38%,但地质活动却近乎停滞。
“启动‘分子编织器’。”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