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五十年代老来女八(第1页)
两人把麻袋卸到装粮食的屋里,这才气喘吁吁地坐下,端起碗喝了口水,李翠花连声催大儿媳林杏把瓦罐里热着的饭端上来,让他们吃饱了再说。
“我俩先去了棉纺厂,门口的大爷帮忙给叫了采购部的王主任。赶巧,这几天棉纺厂的厂长要求保障食堂供应,王主任正愁去哪儿弄肉,看到我们背篓里的的兔子和鸡,二话不说就全包圆了。临走前还嘱咐我们如果以后还有,一定要给他们送过去。”
和建新喝了一口野菜汤后,说道。
“娘你是没看到,王主任那叫一个热情,把我跟大哥都吓坏了,我俩差点就转身跑了。”
和建喜一脸笑地补充。
“供销社的猪肉,用肉票买一斤七毛,咱们送过去的兔子和鸡都挺肥,五十斤兔子肉五斤多鸡肉,给折价八毛一斤,一共给算了四十四块五毛钱,另外还给五十斤粮票,我跟建新去粮站用粮票买了玉米面和高粱米,剩下的钱全都去黑市换成了粮食。”
和建新指了指放粮食的那间屋子。
李翠花满意地笑了起来,去年的粮食,大食堂早就吃的差不多了。这个季节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两天大食堂的野菜粥也越来越稀,都快能照的到人影了,野菜窝窝也越来越小。
眼瞅距离夏收还有三个月,开年到现在却没下过什么雨,村里的老庄稼把式都说今年要大旱。
幸好自家闺女运气好有本事,带着两个大的弄了这么多野物,换了两大袋子粮食。有了这些粮食,算计着点,能吃到夏收了。希望到时候地里的收成能好些,不然可真要逼死人了。
李翠花三令五申,嘱咐家里的大人孩子不要出去乱说。一定要把嘴巴给栓牢了。要是谁管不住嘴,以后就别想吃家里的一颗粮食。狗蛋几个吓得赶忙捂住嘴巴,生怕不小心说漏了嘴,奶奶不让在家吃饭。吃肉多香呀,傻子才出去乱说。
家里的粮食问题暂时得到缓解,罗伊终于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学习上。她利用空间的时间差,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初中的知识全部融会贯通,就去办公室找班主任。
班主任姓王,是个年轻的女老师,这时的人们眼里带着光,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利索劲儿。平时王老师上课也充满了热情和干劲。班里的学生们都很喜欢她。她看到罗伊,有些诧异,印象中这是个很乖巧腼腆的女孩子。
“和同学,你有什么问题吗?”
王老师用手指抬抬眼镜,微笑的看向罗伊。
罗伊模仿原身的性子,腼腆的笑笑,说道:“王老师,这段时间我自学完了所有的初中知识,我想跳级到初三,参加今年的中考。”
王老师闻言有些诧异,跟她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师们也纷纷看过来。
“和同学,你是说真的?你确定完全掌握了初中的知识?”
王老师的神色严肃起来。这时候的人们对学问都很严谨,在他们的观念里,做人做事都要实事求是,哗众取宠是最要不得的。
“是的,王老师,我确定已经学完了,请您考核。”
罗伊站的笔直,一脸诚恳。
王老师无比认真地看着眼前这个一直都很乖巧的女孩子,当她看到小姑娘自信坚定的眼神时,不由收起心中的质疑。
她站起身,从教毕业班的同事那里借了一套去年的中考试题,还把自己的办公桌让出来,让罗伊坐下。
“和同学,这是去年的中考试题,只要你每科能达到8o以上,我就带你去找校长。”
罗伊诚恳的谢过王老师,她接过试卷,拿起笔,开始答题。
这个办公室一共有六位老师,罗伊和王老师的对话他们都听得清清楚楚,看到罗伊开始答题,纷纷围了过来。这些老师大部分都带过初三,都能判断出她答得是否正确,竟然一个错的都没有。
时间过的很快,罗伊花了两个半小时就答完了全科试卷。王老师收起卷子,分给同事们帮忙判卷,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当所有卷子判完,老师们已经完全无法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除了语文作文扣了点分,数学几何物理化学包括政治在内的其他学科全部都是满分。
还有什么比亲眼见证天才的诞生更让人激动的?王老师捧着试卷,兴奋地在办公室走了个来回,随即拉起罗伊,大步向校长办公室走去。
校长听完原委,翻了翻几份试卷,激动的想到今年的中考状元很大可能要花落自家了,他很快就叫来了一位老师,把罗伊安排到了初三最好的班级。
罗伊走之前,诚心实意地对校长和王老师鞠了个躬。当她身处这个年代,才感受到这个年代的人是那么可爱可敬。
回到家,罗伊跟李翠花提起了自己跳级的事:“娘,我今天参加了跳级考试,明天开始我就上初三了,正再过两个月参加今年的中考。”
李翠花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闺女你刚才说什么?娘好像耳朵出问题了,没听清楚,你再说一遍。”
话落,她还偏头拍了拍耳朵。
罗伊好笑的凑到李翠花耳边,调皮的大声说道:“娘,我跳级到初三了。”
声音震的李翠花头晕,她总算听清楚了小闺女的话。她一脸惊喜的拉着闺女的手,笑的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
“哎呦,娘的宝贝闺女可了不得喽,刚上初一就跳到初三了,怕不是天上的文曲星投胎的。我就知道娘的宝贝闺女最有福气,你这么出息,真给娘长脸,看以后那帮长舌妇们还敢不敢说酸话。他们那些儿女哪个像你这么出息呦。”
原来因为李翠花偏疼罗伊,一些重男轻女的老娘们就开始背地里嚼舌根,说李翠花被猪油蒙了心,这么疼一个丫头片子,以后指定会后悔。还时不时的挑拨她家的两个儿媳妇,说些不知所谓的风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