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诡异再现(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今牛布已经平定,但李多二人仍是猖獗。臣以为应当令诩军将军驻扎杨闵、万年地界,可屯兵于两郡衔接之北方,司隶之边界。
此一是方便日后与返回洛都的朝廷相呼应。
二是回到牛布原本的驻地,同时固守司徒袁公家乡之地。
三则是北方乐州是朝廷能直接施加控制的为数不多的州地,此军驻扎在此,能方便朝廷与乐州联络!
四则如今李多、郭催二人尚未伏诛,可派此军携带朝廷诏书驻扎关隘,以为掣肘。”
贾维拱着手,语气平静的将自己的建议说完。
听的周秀眼睛一亮,不愧是尚书台的脑,朝廷的重臣!正合我意啊!
其实贾维的建议还摆了袁彪一道,将诩军将军的军队驻扎在杨闵,这军饷之事,袁家就得多操心。
毕竟牛布的遗产主要还是靠这些年来的掠夺,对朝廷公产的占有。
这些都是不长久的。
所以想要维系诩军将军部队,少不了袁家帮衬。
至于会不会加大袁家在军队里的声望,这点贾维自然是考虑到了,但却被他直接忽略。
这乱世之中,能有一支听朝廷话的军队,就很不错了。
再说了,这司徒袁公身为袁家话事人,都做到百官之了,还能背叛朝廷不成?
至于李多和郭催二人,带着诏书的大军足够他们喝一壶了,毕竟朝廷的诏令在司隶地方郡县的效力还是不错的,有着地方配合,那么李多二人就要多吃些苦头。
“朕以为可行,卿等何意?”
周秀赞同的点了点头,又问向诸臣。
他们都略略思考了一番,表示可行,这确实是如今最好的办法了总不能把诩军将军派到其他州当搅屎棍吧!那样只会激起地方对于中央朝廷的再一次不满。
见众臣皆同意,周秀最终拍板决定了诩军将军赵风的去处。
他当即召来赵风和负责监军的李乐,下达朝廷的诏令,并命尚书台拟旨,传达给涉及到的各郡县,让他们配合工作。
“臣为陛下命是从!”
李乐在周秀面前一副谄媚的样子,看着那本来面孔狰狞的大汉应是装出谄媚小人的样,周秀就感到一阵反胃。
但是还是带着警告和安慰,给他圣训了两句。
而赵风,这位六尺大汉,面如温玉,黑眉重色,恭恭敬敬的听候周秀的安排。
他现在万分庆幸当初认出了天子,没有像其他人那般摇摆不定,他出身中原,还是懂些礼法的,对皇帝的尊崇不是其他边郡将领可比!或许正是综合了这些点,最终让他在一众将校中脱颖而出。
耐心听完周秀讲话后,他立刻奉命领着李乐去调遣军队,奔赴驻地了。
这支军队是追击而来,没想过打大仗,粮草不足,还是快回去的好,否则因缺粮引起军队哗变就糟了。
安排完赵风军队后,周秀又打量起新任五官中郎将呼厨溪,如今只有呼厨溪的军队可以伴驾,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可以称作天子亲军了。
但是这支军队毕竟结构复杂,有良家子,有羯努胡人,有山贼……还是要徐徐规划的好。
“单于虽然被朕拜将,但毕竟乃一族之主,今是护驾而来,还要回族中管理部落,这大军该如何是好?”
周秀试探性的问向呼厨溪,甚至用了“单于”
的称谓。
周秀此话一出,诸多大臣也都纷纷看向呼厨溪,顿时让他如芒在背。
呼厨溪到底是和周秀一般大的年纪,涉世不深。边塞之胡人,即便是在洛都呆了数年,政治敏感度仍不高,听到周秀的话,他立刻回道:“回陛下,自三代前,族中有左右贤王掌事即可,臣便是待在族中也无所事事,远不如在此自在!故而不必回族。”
他还以为周秀是真担心他的部族因他不归,从而生变,于是连连解释。
不少大臣闻言都在心里暗笑这家伙的淳朴,你是天子的臣,天子叫你单于,你不快点反应反应,反而解释起自己的苦衷。
要是他们这些老油条子,肯定赶快表忠心,什么部族,哪有效忠天子重要?
但是呼厨溪哪懂得这些,只是表明自己完全可以胜任,让周秀不要撵他回去。
看着呼厨溪这副样子,周秀也算放心了很多。
现在虎贲中郎将刘猛受伤留在之前的村子里,自己手下能指挥作战的也就秦宝等寥寥几人,如今有了呼厨溪这位羯努部单于,就算自己不出手,朝廷也算有了一定战力。
这些个单于可都是自小习练武艺,学习军事,带兵打仗猛的很!
周秀又在禁军中挑选了数名将官,作为呼厨溪的副将,一方面加强自己对这支军队的掌握,另一方面快训练这支刚刚整合的军队。
“陛下,今已将近章州地界,而刺史潘仁仍未率军护驾,其心可诛!
陛下当下旨夺其职,命其赴行在请罪!”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