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2页)
至少有一千名发须杂白,身形孱弱的中老年‘兵卒’,被韩颓当那五百人聚集在了营内,手抱着头、人挨着人蹲在一起;
至于剩下的人,用膝盖想也能知道: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
“还有津口的浮桥、船舶,也要即刻毁去!”
“还劝我不要因为私仇,而坏了王上的大事……”
无论是从‘梁王刘武储君太弟路上的绊脚石’,还是‘同情老中尉张羽’的立场,刘荣都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
张羽死战……
终于来到目标地点,韩颓当依旧只是在暗下,为那些没能到达淮泗口的英雄默哀片刻,而后便开始布置起战斗任务。
一计不成,刘濞必定会转头去打昌邑的周亚夫;
彼时,于公,睢阳应该从侧翼乃至后方,对刘濞的叛军施压,以减轻周亚夫的防守压力;
“看这营盘的大小,至少是按照五万人的规模扎建;”
张羽方才那番话,刘荣自然是听明白了。
――天才刚亮;
营内的叛军,大都是起来点了个卯,便家伙做饭,用起了朝食。
“都蹲好了!”
――作为皇长子,争储夺嫡,本就是刘荣与生俱来的使命。
();() 因为梁王刘武,也有自己的盘算。
“我誓要手刃楚贼,以慰兄长在天之灵!”
叛军大营内,已经尘埃落定!
“那几个!再与左右交谈,把你舌头抽了!”
但不会退,却并不意味着‘可以没有退路’。
“我知道此战,陛下想要我睢阳的梁国兵马,与吴楚贼军两败俱伤。”
见张羽近几日颇有些寡言,也隐约看出张羽眉宇间的哀伤,刘荣也不由轻叹一气,语带缅怀的安危起这位老中尉。
“若要任人唯亲,更是不知有多少夸夸其谈之辈,可以说服王上任命其为中尉。”
“若有机会,我纵不过皇长子之身,亦是假节的天子使。”
“梁中尉张羽死战。”
“――谢公子。”
“待贼子兵临睢阳,又主守城战事,拼了这一把老骨头,也要亲眼看到吴楚贼子败亡于睢阳城下!”
“何尝不知大王,是在记恨周亚夫见死不救,想要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呢……”
大致确定叛军淮泗大营留守的兵力,更是由衷赞叹起周亚夫用兵如神。
“――至于我这个遗老遗少,不被大王赶出睢阳,能有一栋小院颐养天年,就已经是万幸。”
大多数时候,都是领头的说一些鼓舞人心,许诺封赏的话;
从靴子侧抽出一把匕首,用嘴咬住,将身上的所有负重――腰间长剑、背后长弓,乃至甲胄都悉数脱下;
就连外袍和穿在衣服里的薄薄一层皮夹,韩颓当都还不犹豫的脱了下来。
“――过去这一个多月,吴楚叛军强攻睢阳,昌邑的周太尉所部一直在战场侧翼,吸引叛军的注意力,缓解我睢阳的压力。”
是由于此处,乃淮水、泗水的交汇口,故而得名。
“刘濞诱敌,周太尉,却绝不会上这个当。”
“早在受任为楚国相、楚王太傅之时,兄长和赵公,恐怕就已经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
这就让韩颓当这个从小在草原长大的匈奴降将,对周亚夫这样的战略家,本就带着无尽的尊崇;
再加上此刻,亲眼看到周亚夫的谋算,居然让平叛大军得到了夺去淮泗口,一举为整场战役奠定盛势的机会!
韩颓当对周亚夫的敬佩之情,更是愈发澎湃了起来。
在将士们半带忧虑,又隐约带着期盼的目光注视下,那分成好几十队的五百‘刺客’,就这么从四面八方攥紧了叛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