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让谢缙回家读书(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木槿的选择,丝毫不出上位所料。
这个女人,或善或恶,从来都不是他喜欢的。
根据木槿提供的线索,上位派暗卫去查。
几天后便有了调查结果,杨太后和崔药婆已死,他们收养的小男孩,成为那队护卫的首领。
所有的护卫缉拿入狱,小男孩被交给一户普通农家收养。
尚未用刑,护卫就全招了。
他们早就不想跟着杨太后了,只不过杨太后知道他们的身份,以此为要挟,他们不得不从。
既然诚心悔过,上位密令暗卫将他们打散,放到不同的卫所。
洪武二十四年,工部郎中王国用上书为李善长鸣冤。
这份奏疏是大才子谢缙写的,不用查都知道,谢缙办事从来不对上位隐瞒。
冲着这份赤诚之心,上位将奏疏搁置一旁,“虽不能用,亦不罪也”
。
对李善长的处置,是上位的决定,并非朝臣的诬陷。
谢缙为李善长叫屈,是在质疑上位的做法?
不过,上位并未动怒。
谢缙文章写得好,常有人上门相求,御史夏长文请他帮忙起草一份奏疏,弹劾都御史袁泰。
谢缙欣然答应,洋洋洒洒,直抒胸臆。
上位读后,派人将袁泰叫来,厉声责问,“国家治在法而持法平者,今若此欲无冤得乎?”
受了上位批评,袁泰怀恨在心,开始给谢缙使绊子,揭发谢缙的各种不法行为。
他不是爱写文章,那就天天写文章向皇上辩解吧。
如果天天有人在皇上跟前说你坏话,看皇上还能喜欢你到几时?
去兵部索要皂役时傲慢无礼,这是兵部尚书沈溍对解缙的弹劾,虽然算不上大错,但是很能说明朝中官员对谢缙的态度。
谢缙的做派,像一个愣头青,四处树敌。
他认为别人做得不对,别人也在御前告他的状。
越来越有遭受群殴的趋势。
上位连忙叫停,派人去请谢缙的父亲谢开,让谢缙跟着父亲回家读书。
谢缙临走时,上位说:“大器晚成,十年后再委以重任也不迟”
。
十年后,上位都七十多岁了,任用谢缙的恐怕将是下一位皇上了。
谢缙含泪告别。
皇上把他当成儿子看待,他对皇上也有着深厚的感情。
谢缙满腹才学,却不懂得自保,任事态发展下去,他将成为众矢之的。
子薰明白,上位此举是在保护谢缙,希望他能闭门思过,修身养性,悟透其中的道理。
谢缙走后,上位一脸落寞。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