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天子守国门(第1页)

听闻要突厥对隋朝朝贡,这可是给朝堂众臣听笑了,甚至觉得有些荒谬,历来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都是给贡品安抚为主。

北周的时候,为什么千金公主送给突厥可汗?因为和亲就是最高形式的纳贡,皇帝的女儿都送给人家了,随行的还有无数的金银财宝。

这在突厥内部看来就是一种抢劫的形式,隔开一段时间不够了又会来一次。

长孙晟接着说:“汉武帝时打到了匈奴的老巢,霍去病将军封狼居胥,汉宣帝时匈奴称臣,我大隋如今兵强马壮,何以不敢战?!”

“长孙都尉还真是不懂军事,汉朝时候中原统一,齐整个中原之力而抗匈奴,这样还耗空了国力,我朝现南方有陈朝虎视眈眈,怎可同日而语?”

长孙晟直视说话之人:“魏武大帝三国之时,中原形势不比现在紧张?但他分化乌桓国,一一击破,终结了匈奴王朝,南陈皇帝他是比的上刘备还是比得上孙权?”

杨坚对于长孙晟的话甚是满意:“长孙晟,你刚才说一边打,一边安抚,一边策反,这是什么计策,你详细说说。”

长孙晟恭敬行礼而后说:“方才微臣说了,我在突厥呆了一年多,见了许多突厥人,突厥人崇尚武力,强者为尊,互相之间也多矛盾,我们总是想象突厥人内部很团结,因为攻打边关的突厥人给了我们这个错觉,那是因为劫掠我朝边关时候匈奴人利益关系一致,但是其实就算是劫掠了东西回去分赃的时候,这群人也经常内斗,他们的内部矛盾远比我们想的大。”

“而且都是争强好胜的人,谁也不服谁。”

这种说法,满朝文武都不了解,他们中真正对突厥有了解的人不多。

长孙晟继续说:“沙钵略可汗叔侄兄弟各统强兵,都号可汗,分居四面,内怀猜忌,有达头可汗玷厥、阿波可汗大逻便、突利可汗处罗侯等,对他们或许对他们难以力征但是容易离间,沙钵略可汗虽为大可汗,但是真论个人兵力,他并非最强,突厥内部隐忧深重。”

网址htTp:m。

杨广听着就这一连串名字,自己背都得背一段时间,而且读着还拗口,但是长孙晟异常的熟悉,显然是熟稔于心,对于突厥非常的了解。

“突厥人擅劫掠,但是依靠着城墙和补给,打防守战,他们很难攻破我们有充分防御的城池,而且他们打不了持久战,长期的战斗会拖垮他们的补给,北方的草原可不像中原大地可以不断的种植粮食,也没有我朝各地粮仓这样的保险措施,一旦打的久了,没有抢到东西,他们的粮食就告急。”

“所以第一,正面战场要打,而且是拖着打,不和他们在短时间内正面分出胜负,依靠着城防优势打。”

“第二内外分化,沙钵略可汗之弟突利可汗处罗侯甚得众心,兄弟之间关系不睦,当远交近攻、离强合弱,大举赏赐突利可汗,并且其他的突厥势力赏赐,孤立沙钵略可汗,加强突厥内部的矛盾。”

元孝矩此时又站了出来:“陛下,长孙都尉所言,就算是要分化突厥,恐怕短时间内难以达到效果,突厥人对外的时候依旧是非常团结,如此明显的目的突厥人也看的出来。”

长孙晟寸步不让:“分化之效果,短则两三年,长着五六年,必然使得突厥分崩离析,大隋坐享渔翁之利,为以后长治久安,还请陛下早做打算。”

元孝矩又反问一句话:“长孙都尉,现在突厥人已经联合高宝宁雄踞榆关,为将来未可知结果之计,不顾眼前之乱吗?”

长孙晟面不改色:“微臣没说不顾眼下之乱,诸位屈身求和,在下奋身力战而已。”

一时间朝堂上就吵了起来,大多数人说求和,并且重兵防守,先想办法退了突厥夺回榆关再说,主战派少之又少。

杨坚见他们吵不出个结果,示意安静后问高颎:“高颎,你觉得如何是好?”

高颎还未说话,而是元孝矩开口插话:“陛下,臣有一策。”

高熲对于他的强势也有不满,但是并未阻止。

元孝矩自信满满的说:“突厥人开战借口为前朝千金公主,周朝时用千金公主和突厥联姻,此时才给了他们借口,陛下可以我朝公主与突厥联姻,赠送礼物,巩固关系,突厥退兵之后我大军压境重夺榆关。”

……

元孝矩自信满满的说:“突厥人开战借口为前朝千金公主,周朝时用千金公主和突厥联姻,此时才给了他们借口,陛下可以我朝公主与突厥联姻,赠送礼物,巩固关系,突厥退兵之后我大军压境重夺榆关。”

“荒谬!!!”

众人还未开口,一声带着些许稚嫩的怒喝传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