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35章 两宋名将(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天福九年(944年),在铁丘一役中,率数百骑兵陷阵,救回被数万契丹骑兵围困的北面行营都部署高行周。

同年,又随义成节度使李守贞讨平平卢节度使杨光远叛乱。

开运二年(945年),在阳城(今河北保定西南)白团卫村之战中,与李守贞及右厢副排阵使药元福等奋力还击,大败契丹主力,致使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只身而逃。

显德元年(954年),北汉联同辽朝(契丹改名)入犯后周北境,符彦卿奉命从磁州(今河北省磁县)固镇路行军,对汉辽联军后方造成压力。

周军包围北汉都城太原时,符彦卿又奔赴忻州,防止辽朝南下救援。

。。。。。。

据马端临《文献通考》的记载,符彦卿在开运二年(945年)的阳城之战中,在卫青、李陵、刘裕、马隆等利用车阵击败对方骑兵战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战术经验,取农民耕作时所用的车,然后用坚硬且韧性很好的绳索把这些车的辕干连接起来,再把耕牛套在车上。

步兵在心理上常对骑兵有畏惧感,但是牛却没有。

这样可以先防止骑兵凭借强大的冲击力冲击自己的战阵。

等到对方骑兵进入步兵弓弩的射程后,凭借牛车作掩体的步兵可以集中射杀对方的骑兵或者战马。

待到对方骑兵冲击受创后,再出动己方有限但以逸待劳的骑兵进行最后的一击,置对方骑兵于死地。

这也是阳城之战取胜的关键之一。

据刘基所着《兵法心要》记载,符彦卿还曾总结行军经验:“在贼境,宿用枪营,行用方阵,惟大将度宜而处之。”

即在敌人领地,宿营时应结成枪营,行军时结成方阵,而只有擅长用兵的大将能参考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箭术高:符彦卿箭术高。他曾经在遂城的盐台淀射猎,一天之内就射得獐、彘、狼、狐、兔共四十二只,在场的人都将其看作神。

。。。。。。

义对辽主:后晋灭亡后,辽太宗耶律德光以阳城之战责备来降的符彦卿(符彦卿是此役击败辽军的主将之一)。

符彦卿回答:“臣侍奉晋王(后晋出帝石重贵),不敢贪生怕死,如今的情况,我的生死就在您手中。”

耶律德光见其直言以对,一时无法怪罪,只得大笑并将其释放。

。。。。。。

声振殊俗:据《宋史》记载,辽人在阳城战败后,颇为畏惧符彦卿,甚至在战马生病不吃食物时,也唾骂道:“这里面难道有符王(符彦卿)吗?”

辽朝攻灭后晋后,淳钦皇后述律平询问侍从说:“符彦卿在哪里?”

当听到他已经回到徐州时,述律平说道:“将此人留在中原,怎么会如此失策!”

。。。。。。

晚节有亏:符彦卿担任天雄军节度使十多年,将政事一律交予牙校刘思遇管理。

刘思遇为人贪婪狡黠,仗恃敛财,抢取官府利益,符彦卿却未觉。

当时,各镇节度使常常派亲吏多收租赋,私藏入自己的囊中。

而这种情况,在天雄军最为严重。

赵匡胤听说后,从朝中派常参官负责收取天雄军租赋,自此后滥取租赋的恶习才消除。

赵匡胤下诏,将官府多出的粟米赐给符彦卿,以使他心中自愧。

符彦卿酷爱豢养鹰、犬,下属犯错时,只要献上名鹰、名犬,他即使是盛怒也一定赦免此人。

他的部下因此得以肆意妄为,以至于扰民。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