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但想换个老板番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章(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腊月寒风朔朔,在这座西北边陲的小城里,光渡昏睡了近两个月。

春节已过,他已经与中兴府单方面失联了许久,或许皇帝以为他已经死了。

他总要回去的,在逐渐失去皇帝对他的宠信之前,这盘棋还没下完,他还有许多棋子没放下。

只是接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将是为了迎接另一位主君。

归程已定下,在重新投身风暴前,这是光渡最后偷得的安宁。

光渡的伤势已然大好,今日终于得到了宋珧的许可,光渡准备出门透风。

这还是他伤愈后第一次走出门外,他想亲眼看一看这座小城的模样,他在这里本能的感到安心和亲近,这里是李元阙管理的地方,是西风军兄弟驻扎的城镇,是李元阙心腹接手掌管的地盘。

在这里的,是他心中认定的兄弟,是朋友。

是安心之处,他可以稍作休息,是最后的懈怠之机。

城门上的彩带在晴空下飘摇,街道小巷上还有几家不曾收起来的灯笼,对联上仍是新墨。

来往之间,尽是些陌生的面孔,当地百姓生活一如往常,战火短暂地波及过这个城镇,可如今已经看不到这里的人民受过惊扰的模样。

光渡在梦中度过太久,如今走上街头,竟然一时有恍如隔世之感。

雨霖在他身边前前后后布了人,便装沿途跟随保护,光渡一眼就看了出来。

不出意料的,李元阙也派人跟着他。或许是监视,或许是保护,或许两者皆有,但无论哪一种,都符合他们此时的关系。

西北的冷风灌入长街,光渡咳出第一声的时候,宋珧和宋雨霖如临大敌。

再慢慢走回住处,光渡看着秩序井然的街道时,突然心想,三年前的李元阙,其实做了一个很正确的选择。

三年前的李元阙也选了这条路,选择了这条最好、也是最正确的路。

光渡并未勉强,他从善如流道:“好的。”

“贵妃娘娘担忧老大,略有抱恙,但想必见到老大,娘娘心一安,就会药到病除。”

光渡早就对别人看他看到愣住这种事情习以为常,他此时虽只是粗布麻衣,却依然……怎么看着怎么不像普通村民,更不像是会和李元阙这种军中人物扯上关系的长相气质和模样。

光渡听明白了,“这里没有茶,那我去烧点水,你们先聊。”

李元阙默了片刻,随即道:“截杀我的这些人,可摸出任何底细?”

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1),晋文公重耳一走了之,进可自保另谋他路,退可等待时机,待出师有名时,率兵重返故土。

沛泽声音仍是沙哑的,他变声时生过重病,嗓音至今没有痊愈,李元阙心中蓦然转过这个念头,要找个好医者给他看看,等他好了,想听一听他的声音。

还是在接受新主的招揽,背弃旧主,换帅升官?再一路荣华富贵,得到新主重用?

桌下,李元阙正握着光渡的手,光渡的掌心出了一层细密的汗。

光渡的声音中,完全听不出一点紧张的意味,“元哥的人手都在边境守军,那是元哥的立身之本,你失踪许久,军中容易生变,不如尽快回去,重新掌控军中局面,军中将领大多都是你外祖父时期留下的人,他们认你,只要你回去,他们心就定了。”

会有多少人,愿意跟随一个瞎眼的主帅征战?

光渡十分体贴的为他们留出空间,知道两人相逢,必然有话要说。

“你们先谈,我出去打猎。”

光渡过去走的虽是习武从商的路子,私下却爱读书,此时过去读过的史书,自然涌向了他的脑袋,“元哥此时此境,正似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东汉末三国割据时刘琦,与其冒险回中兴府,不如远离家乡,立稳门户。”

跟着李元阙学刀的日子里,光渡早已经对人身各处的筋骨肌肉,都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时上下打量过这些人的身量体型,便知其兵备与兵种。

光渡还在李元阙身边,第一次见到了李元阙的亲信一——都啰燮。

看到光渡提着水回来,都啰燮想到李元阙对他的态度,更是主动站起身,客气道:“还没请问过,这位是……”

都啰燮心中已经对他肃然起敬,抱拳道:“宋公子所言极是。”

但当年光渡并不知道,能掌握这套刀法在西风军的兄弟眼中代表着什么,他只是很纯粹的学习这凶猛无匹的刀法,沉浸于精进。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