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免费全文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1章(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魔芋又称,但秦夏不知此物在现今的大雍是否有什么别名,他把魔芋的好处讲给虞九阙,小哥儿很快意识到这样食材的优点。

野生,常见,磨成粉后便于运输,只需少量就可做出足够数人食用的口粮,最重要的是秦夏说的“饱腹感”

要知道灾民们饿极了,别说树皮草根,连土都吃。

这种食材若能让人吃饱,还对身体没有太大危害,那就是功在四海!

他当即唤来手下,让他们根据描述和秦夏画出的图示去寻找这种植物,或者先在京中找几个西南人打听,只要是当地人,多多少少都会见过。

魔芋吃的是根,但地上的茎叶颇为特别,叶子集中在顶部,像一棵小小的树。

消息隔天就传了回来,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厂卫来自天南地北,其中就有西南人士,不是别人,正是卢亮。

他一看纸上的图案轮廓,儿时记忆即刻涌现。

“这东西在我们那里叫灰草,采了可以卖给药铺,底下的灰草根不能吃,小娃娃都知道有毒,吃了以后嘴巴会肿,像被火烧了一样,还会上吐下泻。”

得知灰草根磨成粉可以变成“豆腐”

,他表示从未听闻,也没见谁家这么吃过。

“要是能吃,早就挖来吃了,这东西在我们那里,漫山遍野都是。”

故而灰草这味药材也不值钱,一大筐只能换几个铜子,都是农户打小孩子去采挖,补贴家用的。

虞九阙出于对秦夏的信任,从未怀疑过此物不能吃。

但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一批灰草根,让秦夏打个样子出来,他也好进行下一步的安排。

厂卫们领命而去,这回不为刺探情报,也不为追缉要犯,而是上山下乡,企图在除西南以外的地方就近寻到一棵灰草。

因为他们找郎中打听过,灰草不是西南特产,北地也有,只不过相对罕见。

三日后,两筐灰草根快马加鞭地送到督公府邸,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还挂着土泥,要多埋汰有多埋汰。

秦夏压根不嫌弃,反而喜形于色。

“正是此物!”

魔芋,或者按照大雍的叫法,称其为灰草根,整体圆滚,当中内陷,他断断不会认错。

得了灰草根,万事都好办了。

天色已晚,城中的磨坊早就打烊歇业,现在粮价疯涨,舍得来磨面的人也少了。

不曾想后院里饭刚摆了一半,就来了人,极不讲究地哐哐砸门。

磨坊掌柜放下筷子,骂骂咧咧地走出去,一开门瞧见厂卫的衣裳,险些没背过气。

而厂卫一左一右,强行把他架起,又搬进一筐“丑南瓜”

,勒令他磨成粉。

掌柜也不敢问这是什么东西,叫上儿子,拴上老驴,苦哈哈地磨了一整夜。

晨光熹微时,两筐灰草根变成了一大口袋灰草粉,厂卫把一块银子丢在磨盘上,扛起就走。

留下的掌柜跑过去一看,嘿,足足五两银子!

他一下子觉得厂卫好似也没那么可怕,起码找老百姓做事,还晓得给钱不是?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