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折桂令诸葛武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22章 玄德论忠孝孔明赚元直(第2页)

徐庶道:“不取襄阳,则无立足之地,纵有力也无处。只能先往江夏暂避,徐图他谋。”

刘备道:“军师亦是此意。”

诸葛亮与徐庶对视一眼,又是一声叹息。

众人又闲叙半晌,徐庶起身告辞,刘备忙起身拉住徐庶衣袖,急切道:“元直好不容易得此机会,从曹操处脱身,如何还要再入虎口?”

徐庶道:“庶奉命出使,若不回去,恐他人耻笑。今老母已丧,抱恨终天。身虽在曹营,心却在此间,誓不为曹操进一言,设一谋。明公有卧龙辅佐,不愁大业不成。”

关羽亦出言道:“先生既钟意我大哥,便留在此间,与军师一道,辅佐我大哥,何必再回曹营。”

刘关张在新野驻守七年,期间与徐庶相处日久,感情渐深,是以关羽对徐庶,亦颇为敬重,遂出言挽留。张飞亦出言附和。

然徐庶终是爱惜名声,不愿背负恶名,遂谢绝道:“诸公心意,庶心领矣。庶虽身在曹营,日日盼诸公平安顺遂,壮志得酬。”

言罢,已泪湿眼眶。

刘备亦是悲情难忍,以袖遮面,泪流不止。众人终是挽留不住,刘备遂亲挽马缰,送徐庶出城,众人直送到城外十里,方才止步,目送徐庶离去,心中俱皆不舍。

待回到城中,诸葛亮支开关、张众将,独留他与刘备,开口道:“主公,听我一言。”

刘备旋即正坐,拱手道:“备洗耳恭听。”

诸葛亮道:“目下破曹之事,亮自有计较,暂且不论。且说若上天助我,破得曹兵,从曹操手中夺得荆州,主公可愿领之?”

刘备道:“若从曹操手中夺得荆州,备自当领之,断无相让之理。”

诸葛亮遂道:“诚若天可怜见,襄助我等,破得曹军,取荆州以为基业,则依亮隆中之谋划,当再取益州,方可依荆州、益州之地,与曹操争雄。然欲取益州,主公必当亲往,亮亦要同去,则荆州何人以当之?”

刘备思忖片刻,言道:“唯二弟云长可当之。”

诸葛亮点头称是,接着道:“关将军之忠义,自不必多言。然云长素来心高气傲,轻视他人,恐因此,而中敌之奸计也。云长身侧,必留一谋略之士佐之,方可万全。我观云长与元直交厚,甚敬重之,则此人非元直不可。”

刘备道:“军师此言甚是。然元直不肯留下,如之奈何?”

诸葛亮道:“元直为人,爱慕声名,在乎世间俗论。若使其自留,必不肯为,若设计强留之,当可为也。”

刘备大喜,急忙追问道:“军师有何良计?”

诸葛亮道:“当日曹操用计,将元直赚去,今我当再用计,将元直赚回。”

刘备闻言,忙近身倾听。

诸葛亮低声道:“曹操此番南征,必亲提大军,元直虽不为曹操设一谋,但操知元直有大才,恐为他人所用,必带之于身侧。亮与元直交厚,素知元直笔迹,今仿造元直笔迹,做一家书,言已追随主公,特接家眷来聚。待曹操亲率文武离开邺城,邺城防备必当松懈,主公可遣亲信潜入城中,寻到元直家眷,交书信与之,携之潜出邺城,往投主公处。届时,我再亲书一信,使人带往曹营,交于元直,元直知家眷已被接来,别无他法,便只得跟来。此计虽不光堂,但唯有此法,可全元直之名,使其坦然来归。《礼记》有云:非物自外至,自中生于心。但元直为声名所累,虽心向主公,却不肯自来,非得用外力,推他一把不可。”

刘备闻言大喜,直赞军师妙计。两人遂依计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