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叔打刘丧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111 先生这是何故(第1页)

不料,马维摇头道:“非也!非也!老朽学习的是《书》,对《礼》研习不深,不敢相授!你要学《礼》,不应该来我这里,应该去术序!”

刘信一时有些迷蝴。

前世虽然是个业余历史爱好者,但毕竟是混社会出身,哪有什么太深的文化素养,对于《书》、《礼》这些上古典籍,了解得确实很少。

就连什么是“术序”

,他也暂时不是很清楚。

但是,他知道马维这是在拒绝自己。

他来见马维,最直接的动因,当然是由于刘邦,想要看看刘邦的这个老师,究竟有多厉害。但是,与此同时,也确实存有拜访名师认真学习的心思。

毕竟,他光自己有现代健身知识还不行。既然来到这个时代,就得多学习一点这个时代的知识。

什么《书》啊《礼》啊的,只要是马维所传授,肯定都是这个时代最高深、重要的知识。

刘信道:“学生所求的首先是名师,因为名师出高徒。既然先生传授的是《书》,那也恳请让我跟随先生学《书》!”

马维老眼又是一亮:“名师出高徒?这句话作何解释?”

原来,“名师出高徒”

在后世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谚语,但在这个时代,却还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说法,马维还是第一次听说。

刘信道:“名师,指的是在某个领域学养深厚、更懂得教授之道的导师。他们不仅学识渊博精深,还往往能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所以才能够培养出更好的学生。

孔子就是最大的名师。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正是名师出高徒之谓!”

马维点点头,很快却又摇摇头,道:“那也不尽然。孔子虽然是我辈宗师,但弟子三千,贤者只有七十二人而已。

若说贤者才算高徒,那其余的弟子,不过是泯然众人而已。可见,纵然是师从孔子,也未必都能成为高徒!

非也!非也!名师未必出高徒!”

看起来,这个老先生,还很喜欢辩论,是个辩论赛高手。

刘信虽然不喜欢与人辩论,正在想要不要继续与他分辨,这时,那个贵气逼人的年轻人似乎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开口道:“名师未必出高徒,责任便不在名师,而在学徒。

名师肯教,还要学徒肯学、善学。虽然遇到名师,精心传授,但学徒如果不知道珍惜,不能潜心学习,那当然也成不了高徒。

孔门弟子三千,七十二人成为贤者,同样都是师从孔子,有的学有所成,有的泯然众然,可见全在于学生自己!”

刘信心道:那也未必尽然。

名师究竟能不能出高徒,是不是只有名师才能出高徒,出高徒的原因究竟是不是由于有名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前世中学生辩论赛的题材,他确实不太感兴趣。

但在这个时代,这个话题,其实却有着很深的内涵和很重要的意义。

刘信只不过是随口引用了“名师出高徒”

这句谚语,以表示对马维的敬重,其实内心也并不觉得,名师一定能出高徒,又或者出高徒只能靠名师。同样,他也并不认为,如果名师未必出高徒,原因就都在于学生。

但这个时候,他没有兴趣探讨这样的问题,就接过贵气逼人的年轻人的话,说道:“请先生放心。遇到您这样的名师,我定然会珍惜机会,虚心学习。纵然成不了高徒,也会尽力而为!”

马维深深地看了刘信一眼。

最开始,刘信说要从他学《礼》,他确实已经从内心里否决了收刘信为徒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