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善意提醒(第2页)
他离去的时候,除了已经现身的那几个随从,紧紧地跟随左右,四周突然又纷纷冒出大批装备精良的人马,沿途戒备着。
看来,作为帝国实质上的太子,他前来拜师马维,虽然没有让那队最精锐的秦兵跟随,但身边还是留有大量保护的人,这也不足为奇。
想起秦兵在薛城捕杀刺客的一幕,刘信意识到,贵为秦帝国的大皇子,不只是秦始皇遭遇到刺客的威胁,扶苏也是有些刺客试图刺杀的对象,所以必须周密护卫。
不过,看起来,扶苏是个不愿意扰民的人,尽管面临着刺客的威胁,来拜访马维的时候,却让秦兵大部队远离,自己最亲近的侍卫也只是扮成普通农民,隐身在周围。
看着他远去,刘信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否听进去了自己的话。但是,自己的话也只能说到这里了。
总不能挑明了对他说,我是个穿越者,我知道你父亲秦始皇死后,你弟弟胡亥会篡位,会下遗诏要你自杀,你不应该盲目相信,而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反正,该说的,自己都说了。
至于,这究竟能够不能够改变历史,也只能走着瞧了。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历史的细节多少已经由于他的到来而改变,比如说,现在他已经先刘邦一步,成为马维的弟子。
向马维再次行礼,道:“感谢先生!先生拒绝收堂堂帝国皇子为徒,却愿意垂爱于刘信,学生深感厚恩!”
这时的马维,笑眯眯地看着刘信,似乎越看越满意,道:“学贵于行之。今后你当行时,真能行否?”
刘信也没有太深的学问,但作为现代青年,哪怕是看小说看电视,也会听过儒家的一些传世名言,正色道:“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句话,是儒家亚圣孟子在著述中引用过的一句话,据传是孔子说的。意思是说如果自己坚持的是真理,那么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
在后世,这句话简直成为了一句尽人皆知的俗语,因为电视、小说中经常会引用,所以刘信也知道。
但在这个时代,能懂得这句话的,其实并不多。
所以,马维看向刘信的目光,更加大放异彩,就像是捡到了一个宝贝一样。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这个才刚刚收入门墙的弟子。
他把刘信引进了自己的茅屋。茅屋虽小,却窗明几净,堆满了竹简。那就是书籍。在这个时代,能够拥有这么多书籍的人,是非常难得的。
此时,史书上著名的秦始皇“焚书坑儒”
,显然还没有发生。所以扶苏还是秦始皇最为器重的皇子,马维作为儒门高人,还能自己拥有这么多书。
进屋后,马维自顾在屋子正中坐下。早有一个童子,过来奉上茶水。
刘信以为,接下来便应该是拜师仪式。但是,他也不知道这个时候的拜师仪式是怎样的。
在来之前,倒也曾经与做事周全的周后商量过。可是,周后许多事都懂,但马维先生的拜师仪式该怎么样,他也不明白。
刘信当时也没有太放在心上。作为现代人,本来就不怎么重视繁文缛节。再说,他现在有的是钱,马维如果真能收他为徒,那多交点学费就是。
此时事到临头,正想请教马维,该怎么向他行拜师之礼,却见那刚刚给马维奉上茶水的童子,来到他面前,个子才到他胸口,手却差点举到了他脸上,面无表情地道:“还不拿来?”
刘信一愣,看向马维,却见马维目中含笑,也在看着他。
问童子道:“拿来什么?”
童子反过来愕然,一幅你居然这么不懂事的样子,道:“束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