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2页)
晚上,几人还是照旧在一起吃饭,没有碰宫中的膳食。
夜色深沉,苏铭正在集贤殿看书,这里是朝廷收藏典籍之所在,兼有修撰,侍读的功能,不过现在宫中只有宫女,没有太监,所以就免了。
这里的典籍浩如烟海,即便一个人穷尽一辈子的精力也读不完,苏铭看的基本上都是唐朝的史料记载,以及最近一些年来,各地主要官员的变动情况。
等他正式登基之后就要着手参与政事,不能没有准备,虽然史料枯燥无味,不过他看的还是津津有味,尤其是各个藩镇的势力变迁令他叹为观止。
忽的,一阵微风袭来,孟婆拄着拐杖从殿外走进来,当她看到御案前穿着赤色衮袍的苏铭,神色很是惊讶。
这假李星云穿上了龙袍,居然还真的有几分帝王气象,她心知,以后在苏铭面前要更加注意了,帝王可不能轻易怠慢。
从皇子再到皇帝,这之间是天壤之别,无论他的身份是真是假,自己都不能轻慢。
孟婆走上前,恭敬地行礼,“孟婆参见陛下。”
苏铭抬起头,微微一笑,“起来吧,不必多礼。”
“谢陛下。”
孟婆起身,缓缓禀告,“陛下,老身与李存义在玄冥教中选出了两千精英教众,他们都是孔武有力的精壮男子,一旦配上武器和盔甲,稍加训练,见血之后便是一支强军。”
听到这里,苏铭便知道孟婆误会了,她以为自己是想组建自己的军队,实际上他目前并没有这个想法,现在还太早了,时机未到。
苏铭没有怪罪,而是问道,“孟婆,袁天罡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启禀陛下,大帅行踪缥缈,老身并不知道他的踪迹,不良人也没有消息。”
苏铭放下手中书籍,端正的坐好,轻咳一声,沉声道,“孟婆,我命你用这两千人重新组建一只秘卫,用于刺探情报,监察百官,他们做的事要比通文馆和玄冥教要更多。不仅要对外,更要对内。”
“这支队伍,就叫锦衣卫吧。”
孟婆心中不解,疑惑地问道,“陛下,朝廷有不良人,何必多此一举?”
苏铭摇摇头,似笑非笑的看着她的眼睛,“不良人是袁天罡的不良人,与我有何关系?李嗣源手下有通文馆,岐王手下有幻音坊,我总要组建属于自己的势力,不然的话,我在这宫城之中就是两眼一抹黑,不知天下事。”
当皇帝可以不问政事,可以昏庸无能,但不能对皇城外面发生的事一无所知,因为这是致命的。
就像是明朝的嘉靖和万历皇帝,他们那都是几十年不上朝的主,但朝堂大权依旧掌握在手中,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手中握有锦衣卫和东厂这样的耳目。
刀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寥寥一语,却是诛心之言,涉及到了他和不良帅之间的矛盾,孟婆顿时脸色一僵,不敢多说什么。
此刻,大殿内的气氛也变得凝滞起来。
知道她心中疑惑,苏铭朗声一笑,解释道,“你不必担心,我并不是对袁天罡有意见,锦衣卫的事,你可以跟不良帅说,我相信,他会同意的。”
同时,他心中也生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当初在不良人当中,他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子,在孟婆面前毕恭毕敬。
仅仅过了几个月,他就变成了的皇帝,两人的关系也发生了逆转,不论孟婆是否听命于不良帅,她必须要尊重自己所代表的的身份。
这样一解释,孟婆便明白他不是在针对袁天罡,神色也变得缓和,“陛下,老身明白了。”
若是他现在就和袁天罡发生矛盾,不良人夹在中间是非常为难的,甚至很有可能分裂,在不良人当中,忠心于大唐的人不仅仅是袁天罡一个人。
以前,大唐覆灭,袁天罡就代表了大唐,现在,苏铭登基,大唐又有了皇帝,当他们发生矛盾,有人会选择忠君,也有人会选择忠心于袁天罡。
不过,苏铭还没这么脑残,做出还未过河就拆桥的事,要拆,也得等到收拾了李嗣源,一统天下之后。
刹那间,苏铭心思百转,继续道,“组建锦衣卫之事不用急,可以慢慢来,我允许你借用不良人的力量,但锦衣卫必须自成体系,独立于不良人之外。但这件事除了你们不良人之外,不准让李嗣源和其他人察觉。”
淡淡的语气带着不容置喙的霸道。
孟婆心中一凛,迅速回道,“老身明白。”
他身边无人可用,这件事只能交给孟婆去做,好歹之前他们也有过一些交情,苏铭可以信任他。